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古巴通訊(497) 徐世澄延續“中拉時間” 50年,哈瓦那孔子學院教師8人 學生兩千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期通訊,20年月日。

2014年7月22古巴通訊497期

國是訪問委內瑞拉後,習近平於古巴時間21日晚抵達哈瓦那,展開國事訪問。習近平三年前曾訪問這
個拉美島國。圖左是53歲的古巴第一副總統Miguel Diaz-Canel Bermudez(李學仁攝)。






古巴報紙全文刊登習主席出訪拉美前夕 接受媒體採訪實錄2014-7-17
  古巴《格拉瑪報》7月15日頭版刊登了“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拉美前夕接受媒體採訪”的醒目文字,並以習主席引用的中國古詩句《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中古友好關係: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典範》為題,在第3、4和5版全文刊載了習主席接受拉美四家媒體聯合採訪的問答實錄。
  《格拉瑪報》是古巴共產黨機關報,也是古巴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每日發行,共8版。

俄將重啟一座位於古巴的監聽設施2014年7月17日

ANDREW E. KRAMER,紐時
莫斯科——俄羅斯官員和媒體週三表示,該國決定重新啟用位於古巴的一所電子監聽站,這座監聽站曾於十多年前關閉。此舉讓俄羅斯重拾其過往全球強國地位的一個標誌。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V·普京(Vladimir V. Putin)在上周訪問古巴時,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Raúl Castro)達成了共識。作為交換,普京同意免除古巴在蘇聯時代欠俄羅斯的90%債務,約有320億美元(人民幣1990億元)。免除債務的消息上周就流傳了出來,但重啟監聽站的協議最早是俄羅斯《生意人報》(Kommersant)週三報道的。

俄羅斯國會議員在一份公開聲明中,對該國採取的一項似乎意在在古巴重建軍事存在的舉動表達了讚賞,這番聲明似乎印證了以上的報道。此時,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因為烏克蘭危機,已陷入冷戰以來的最低點。

俄羅斯在2001年撤出了這座位於哈瓦那城外的洛爾德斯(Lourdes)的監聽站。當時普京給出的理由是後蘇聯時代的俄羅斯政府財政拮据,並說車臣戰爭比維護一座相隔半個地球的冷戰遺跡更加重要。

美國國會也曾向俄羅斯施壓,要求從洛爾德斯監聽站撤出,並將放棄監聽站與對俄羅斯巨額外債進行債務重組的協議相掛鈎。

當時,俄羅斯還關閉了位於越南金蘭灣的一所監聽站。週三沒有跡象表明,克裏姆林宮有意重啟那一座監聽站。

在其鼎盛時期,蘇聯在洛爾德斯的情報信號基地使莫斯科能夠監聽美國東南部,以微波傳送的電話通話;關注美國海軍在大西洋裏的活動;監控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的太空項目;並與俄羅斯派駐美國本土的間諜進行通訊。1993年,勞爾·卡斯特羅仍是古巴武裝部隊領導人時,曾炫耀說俄羅斯關於美國的戰略情報,有75%來自洛爾德斯監聽站。

這座監聽站配備有規模巨大的碟形和線形衛星天線陣列,綿延28平方英里(7300公頃),距離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海岸只有150英里(240公里)。《生意人報》的報道中說,由於過去十年裏石油收入大增,俄羅斯又有了足夠的資金來運營洛爾德斯監聽站,並且惡化的美俄關係又促使俄羅斯產生了重新打開通道,窺視「潛在敵人」的願望。

普京訪問哈瓦那時,曾公開表示要重新開展與古巴的軍事和技術合作,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生意人報》的報道援引俄羅斯安全系統官員的話說,普京和卡斯特羅達成了原則性的協議,然而協議細節尚待確定。報道中稱,一位官員說,「我只能說一句話——終於談成了!」該報沒有透露這些官員的姓名。

目前尚不清楚洛爾德斯監聽站的設備還能剩下什麼。而經過13年的技術進步,現在大量的通訊流量都通過光纜和衛星鏈接傳輸,也並不清楚遺留的設備還能起什麼作用。儘管如此,退役上校維克托·I·木哈羅夫斯基(Viktor I. Mukharovsky)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軍方對於重新啟用這座監聽站「異常地感興趣」,它能幫助俄軍獲得美軍的備戰程度等情報。

「我們在2001年離開那裡時,原打算髮射一批無線電的電子監控衛星,這也不是秘密,」他說。「不過我們一直弄不到資金,而且客氣點說,我們衛星的監控能力仍然只能算一般。」

木哈羅夫斯基表示,克裏姆林宮不大可能派遣俄羅斯軍隊駐守監聽站,雖然那曾是第20裝甲化步兵師的職責。但他說,那個師已在1993年離開古巴。

科技與戰略分析中心(Center for Analysis of Technologies and Strategies)主任魯斯蘭·普霍夫(Ruslan Pukhov)說,普京在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伊始放棄了古巴和越南的基地,當時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尚未惡化。「2001年時失去這座監聽設施,是一個大錯誤,」普霍夫說。他說,重啟監聽基地的談論幾年前就開始了,但烏克蘭的危機開始後才受到重視:「這件事現在發生,而不是四年前發生,並不是偶然的。」

俄總統否認重啟古巴監聽站2014年7月17日
(莫斯科1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訪問古巴等南美國家,試圖打破因烏克蘭危機導致的外交孤立局面。俄羅斯傳媒報導,兩國已同意重啟俄國位於古巴羅爾德斯的超大型訊號情報(SIGINT)監控基地,以加強對美國的情報監控。

不過俄塔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週四否認俄方將重啟古巴監聽站。他還指出,沒有洛爾德斯監聽站俄方也能完成保證自身防禦能力的任務。

洛爾德斯監控基地曾是前蘇聯最大的海外情報監控基地,於1964年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不久後建立,1967年運作。目的是借古巴這個盟友的土地直接監控美國。
覆蓋整個西半球
2001年,由於營運成本過高,加上美國眾議院通過的《俄美信任及合作法案》規定俄方要關閉洛爾德斯基地才可商談重組債務,基地因此關閉。

洛爾德斯基地離美國海岸僅250公里,高峰時職員多達3000人。基地配備有先進無線電監控設施,能夠監聽下至潛艇,上至海面戰艦、太空通訊衛星的美國無線電訊號,並為西半球的俄羅斯艦隊提供通訊服務。俄前情報主管特魯布尼科夫表示,洛爾德斯基地可讓俄政府監控整個西半球。

俄羅斯《生意人報》週三引述消息稱,俄羅斯早於2004年已有意重開基地,不過一直沒有進展。直至上週五普京出訪古巴時終簽定協議。消息指,當前俄國財政能力已增強,加上與美國關係轉差,因此克裏姆林宮決定「重返古巴」。

冷戰期間,古巴一直以無償形式向俄羅斯提供基地用地,但1992年起古巴開始收取每年數億美元費用。報導沒有提及基地重啟後,俄古雙方的租務安排,也未有提及確實重開日期,只表示預計基地人手會比以前少。

有美國官員認為,俄羅斯只是作態,因為監聽站運作需要很大的花費,俄羅斯未必有能力或有意願花這筆錢。

美國黑豹黨成員30年前劫機潛逃古巴 被判20年刑罰2014年7月18日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外媒18日報道,美國前黑豹黨成員威廉‧波茨曾因在1984年劫持一架飛機並飛往古巴,近日被判處20年刑罰。

1984年3月27日,威廉‧波茨劫持一架飛機,並勒令飛行員改變航線飛往古巴。之後,他在古巴被判處13年牢獄。考慮到他在古巴曾服刑13年,美國當地法官稱,7年後,如果威廉‧波茨在此次服刑期間符合條件,將允許其假釋。

黑豹黨是一個由非裔美國人所組織的團體,其宗旨主要為促進美國黑人的民權。威廉‧波茨稱,到達古巴後自己曾希望得到當地的歡迎,但是卻遭遇了牢獄之災。

出獄後,威廉在當地開始了新生活,他結了婚甚至開始“信教”。波茨曾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他因為太想見女兒決定返美。

CNN報道稱,波茨坦言他把女兒送到美國生活,看著女兒搭乘的飛機起飛時,非常後悔自己當初犯下劫機罪行。

他還表示,在美國的案子沒有了結,讓他無法完整生活。“是時候結束了。為什麼要讓事情懸而不決,為什麼留下這樣的未知……一旦你償還欠社會的債,你就會獲得新


教育部批准境外正規高校名單:古巴院校2014-7-18
  為幫助自費出國留學人員正確選擇國外學習學校,加強對自費留學仲介活動的監管,引導自費留學仲介機構與國外正規學校開展合作,教育部公佈了45個我國公民主要留學國家1萬多所學校名單,基本涵蓋了我公民主要留學目的地國正規高等學校。所公佈名單根據有關情況定期調整,目前為第三十六版,更新時間為2014年5月30日。
  一、基本情況
  古巴的高等教育由高等教育部負責。
  古巴全國共有高等教育院校67所。這些高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古巴各部所屬的大學和研究所;另一類是各省所屬的大學。為保證高等教育各階段質量的提高,古巴實行 “大學系統認證項目”,部屬大學的學術水準普遍優於省屬大學。
  古巴高等教育只設本科層次(pregrado)與研究生層次(postgrado)。本科層次所頒發文憑分為以下幾種:1)學士(Licenciado);2)工程師(Ingeniero);3)醫學博士或獸醫博士(Doctor en medicina o doctor en medicina veterinaria);4)建築師(Arquitecto)。為了獲得上述本科層次文憑,學生一般需攻讀5年時間(醫學博士需6年)。研究生層次文憑分成三種,分別為研究生文憑(Master)、專家文憑(Especialista)和科學博士(Doctor en Ciencias)文憑。其中研究生文憑項目學習時長為兩至三年,Especialista文憑項目學習時長為兩至五年,科學博士文憑項目時長因各個項目而異,通常為三到五年的時間。
  古巴即將實施接收國際自費留學生的計劃,各部委正在陸續出臺招生計劃,屆時將統一公佈可以招收外國留學生的院校名單。此次推薦的11所高校主要為在古巴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及學科門類相對較多的部屬大學。
  二、 名單  (屬古巴高教部)
  1. Instituto Superior Polit?cnico Jos? Antonio Echeverr?a (CUJAE)
  2. Universidad de La Habana
  3. Universidad de Oriente
  4. Universidad Central de Las Villas
  5. Universidad Agraria de la Habana
  6. Universidad Ciencias Inform?ticas  (屬古巴教育部)
  7. Instituto Superior Pedag?gico “Enrique Jos? Varona de la Habana (ISPCH)  (屬古巴衛生部)
  8. Instituto Superior de Ciencias Medicas, Habana  (屬古巴文化部)
  9. Escuela Internacional de Cine y Televisi?n (EICTV)  (屬古巴外交部)
  10. El Instituto Superior de Relaciones Internacionales “Ra?l Roa arc?a”
  (屬古巴體育部)
  11. Escuela Internacional de Educaci?n F?sica y Deportes

古巴漢語教學有聲有色2014年7月21日   
新華社記者錢泳文 劉彬
   從北京到古巴首都哈瓦那,行程約2萬公里,可謂相隔千山萬水。但在遙遠的哈瓦那,漢語教學依然有聲有色。
     談起古巴的漢語教學,就不得不說起古巴目前唯一的一所孔子學院——古巴哈瓦那大學孔子學院。據中國駐古巴大使館負責教育的官員鞠時光介紹,這所孔子學院從2009年10月開課至今,已向古巴各界輸送了近千名漢語人才。註冊學生人數也從開課第一年時的100人發展到如今的2000多人,每年新增註冊學習漢語的古巴當地學生人數呈幾何級增長。目前孔子學院的學生除大、中學生外,還包括政府工作人員、大學教師、記者、員警、醫生等各種不同職業者。
   與此同時,哈瓦那大學孔子學院的師資力量也在不斷發展壯大。鞠時光說,到今年秋季開班授課時,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師數量將達到8人,為歷年教師數量之最。
   在教授漢語過程中,哈瓦那大學孔子學院的老師們十分重視變革與創新,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豐富的內容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鞠時光說,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孔子學院目前除開設了中文初級、中級、高級語言課程外,還專門開設了HSK(中國漢語水準考試)輔導課程,並開設太極拳、書法、圍棋、中國人文地理等各類文化課程,同時還定期舉辦中國文化講座,內容涵蓋舞蹈、歷史、音樂等各個方面。
   在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規模和影響不斷擴大的同時,古巴華人組織也在積極開展漢語教學活動。已年過古稀的古巴中華總會館書記周卓明告訴記者,他看到許多華僑華人後代不會用漢語進行交流,這讓他深以為憾,也是他如此之高齡仍在不遺餘力地推廣漢語教學的主要原因。
     針對目前哈瓦那華人區尚無教授漢語的正規機構或學校,華人社團已經開展的漢語教學由於師資、教材等因素效果不佳等問題,周卓明說,古巴中華總會館正計劃籌備一個漢語教學班,聘請專業教師、購買正規教材、並定期授課,爭取在哈瓦那華人區對華僑華人子女普及漢語教育。中華總會館還計劃組織一些夏令營活動,把這些華人子女帶回中國去走一走,“讓他們親眼看到中國的魅力和發展變化,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
     他還告訴記者,目前有很多華僑華人子女已對學習漢語表現出了濃厚興趣,這令他十分欣慰。
   近年來,隨著中古兩國經貿、文化等各領域合作交流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古巴青年渴望瞭解中國,學習漢語為他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正如學習漢語已經兩年的古巴青年胡安所說:“先進的交通工具拉近了兩國的地理距離,語言更拉近了兩國人民的心靈距離。”(完)

〈旅遊的滋味〉古巴的綠色奇蹟2014-7-21
今天的品嘗者/詹靜琪
1989年之前,古巴農業工業化是拉丁美洲國家當中最發達的。當蘇聯瓦解時,古巴的殺蟲劑、肥料、農耕機和石油也斷了來源。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對古巴實施禁運,也禁止其他國家援助古巴,因此導致古巴境內食物嚴重短缺,石油價格飛漲,古巴只好轉而尋求另類耕作之道謀生,以最原始、最省錢並最環保的方式發展了現在最夯的「有機農業」。
曾經很富足的古巴人沒有珍惜資源的概念,直到出現危機後,人民才開始思考從有限的物資當中,找出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式來耕種。使用腐土、堆肥、引進蚯蚓製造更多有機土,並在田地種植一種以上的作物,好處是讓不同種類的作物所吸引來的蟲害,彼此之間會「自然」的抑制數量,以達到互相制衡的目的,因此,向大自然學習的結果就是不用過度噴灑農藥。
因為沒有錢購買石油來發動農耕機,所以耕作的方式只能用勞力,老一輩的農夫知道一隻公牛的勞動力可以抵過50個人,因此回歸到善用公牛的優勢。人畜合作對土地反而更好,因為利用牛隻犁田,不會像機器一樣傷害到土壤,牛吃雜草、其排泄物也直接當成肥料。當牛隻也成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一員時,人跟動物之間的關係比較像生命共同體,這也讓人理解到為什麼台灣老一輩的農夫不吃牛肉的原因了。

延續50年的“中拉時間”——對話拉美問題專家徐世澄2014年7月21日

    新華網(記者 王帆)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出席在巴西利亞舉行的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時,稱當天下午是“中拉時間”,而對於著名拉美問題專家徐世澄來說,他的“中拉時間”已經延續了50年。
    正值習近平主席出訪拉美,徐世澄作為國內權威的拉美問題學者,各路媒體的邀約紛至遝來。徐世澄身兼多職: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等。他曾說過,“我這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拉美研究和與拉美交往中度過的,可以說是情系拉美一輩子”。
    1959年徐世澄高中畢業,被選送到北京外國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俄語。後來因世事變遷沒能去成蘇聯,而當年初古巴革命勝利,國內急需西班牙語人才,次年他被組織安排去北京大學剛剛設立的西語系學習。
    一輩子的古巴
    對於徐世澄,古巴是縈繞一生的情緣。50年前,22歲的徐世澄前往古巴開始了為期3年的留學生活。他與這個加勒比島國以及拉美就此結下了半個世紀的不解之緣。
    徐世澄與古巴大學生吃住在一起,在學習上相互交流,生活上互幫互助。1964年至1967年正是古巴社會主義初期,革命和建設氣氛濃厚,除了在大學上課,他還手持步槍,站崗放哨,下兵營,挖戰壕;去鄉下砍甘蔗,邊勞動邊調研;乘火車周遊古巴,深入百姓瞭解民生。
    “青年時代在古巴的種種經歷對我來說都是考驗,至今仍歷歷在目,終身難忘,我對古巴還有古巴人民懷有真摯淳樸的情感。”徐世澄說。
    在回國後的40多年裏徐世澄曾先後7次訪問古巴,與當地各階層廣泛接觸,撰寫或翻譯了《何塞·馬蒂詩文選》《卡斯楚評傳》《古巴社會主義研究》《蒙卡達審判》等一系列介紹古巴的書籍。
    因對中古友誼作出突出貢獻,2011年徐世澄榮獲古巴政府授予的“友誼獎”獎章。據很多去過古巴學習或工作的人說,在古巴提起“徐世澄”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是個“人氣很高”的中國專家。
    沒架子的老徐
    徐世澄從古巴回國時正趕上文革,伴隨著農場鍛煉和下放“五七”幹校,他先後在中聯部拉美所、拉美局以及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館工作,1980年進入重新組建的社科院拉美所。
    “說實在的,我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這之前,我不是投入政治運動就是下放勞動。”徐世澄感歎道。
    徐世澄以治學嚴謹著稱,注重搜集第一手資料,把研究成果與實踐結合起來。他曾去美國、墨西哥、西班牙等十餘個國家訪問和講學。他筆耕不輟,獨著、主編和參與主編了20多本學術專著。
    徐世澄的資料考證功夫很過硬,能迅速從海量資訊中找到所需資料。記者最近寫稿需要查找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馬蒂一句名言的出處,但費了一番工夫還是沒有頭緒,只好打電話求助徐世澄,他不到一小時就回復了,而且結果精確到頁數。
    作為拉美研究領域的“大拿”,徐世澄為人和善,一點兒架子都沒有,是最受媒體歡迎的專家學者之一。記者每次給他打電話時,他都首先“彙報”近來的工作情況,讓記者感到“受寵若驚”。
    記者曾經到家裏拜訪過徐世澄,他住在北京西三環外的一所普通公寓樓,家裏陳設簡單樸素,書盈四壁。進入他的書房,記者切身體會到“汗牛充棟”這個成語的意思,那些書可不是擺設,都是徐老一本一本讀過的。
    退而不休
    2008年,徐世澄正式退休,但這些年來他一直沒閑著,著書、撰稿、調研、講課、寫博客、接受採訪、學術交流,緊張忙碌的生活節奏使他的退休生活切換到了“退出休息”的模式。
    徐世澄多次應邀到大學和政府部門用西班牙語給拉美外賓講課;在大學兼課,參加研究生答辯;在國家圖書館、首都博物館等向民眾義務講解瑪雅文化、拉美古代文明。
    在家人眼中,無論退休前還是退休後,徐世澄都把拉美研究事業放在一切之上。今年都72歲了,應該是頤養天年的時候,可他還是拼命工作。
    退休後不久,徐世澄大病一場,先後住了10次醫院。在病床上,他持續跟蹤國內外焦點熱點,審讀和修改博士生論文。
    “從事拉美研究就像耕種土地一樣,誰灑的汗水多,誰的收穫就豐碩。”徐世澄這樣對記者說。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