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28日台灣棒球隊教練吳祥木在哈瓦那與Fidel Castro合照

楊佳寧至台南吳祥木教練家,翻拍1984年吳教練與卡斯楚握手照片。

總網頁瀏覽量

176,323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古巴通訊(180B)古巴影展:下週一至四(五月四至七日)嘉義,中正大學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180期通訊,2009年4月28日。 大家好,繼高雄古巴影展後,嘉義中正大學即將擴大辦理,下週一起至週四, 五月四日至七日,共有劇情片,紀錄片,音樂片十部,詳請見附檔海報。   謝謝。   台北場即將登場,確認後另行報告。...

古巴通訊(180)古巴影展:下週一至四(五月四至七日)嘉義,中正大學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180期通訊,2009年4月28日。   大家好,繼高雄古巴影展後,嘉義中正大學即將擴大辦理,下週一起至週四, 五月四日至七日,共有劇情片,紀錄片,音樂片十部,詳請見附檔海報。 謝謝。 台北場即將登場,確認後另行報告。 2009 5 4 - 7 嘉義中正大學古巴影展海報....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古巴通訊(179B)美國向古巴示好的背景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179期通訊,2009年4月20日。 美國向古巴示好的背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 金羊網-新快報   最重要的原因是古巴這個國家無論如何制裁和打壓都打不死。   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洲國家峰會上再次向古巴示好,呼籲美國和古巴關係要“掀開新的一頁”。現場的人剛聽到他講這句話的時候,都沒有反應過來,遲鈍了一刻,才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可見人心所向。因為與會的多數南美國家的人都說西班牙語,多數國家一直把說西班牙語的古巴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因此,他們多數對美國對古巴封鎖制裁的做法一直很不滿意。看到美國準備修正他們幾十年來執行的錯誤外交政策,這些兄弟們總算鬆了一口氣,感到過去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些兄弟國家從1992年開始,一直在聯合國提議要求美國取消對古巴的經濟封鎖和制裁,這樣的表決多次以大比例的支持通過,一共17次,但美國從來就是置若罔聞,不屑一顧。但是,正義的呼聲喚醒了更多的國家開始跟古巴交往,包括美國的盟友歐盟。歐盟去年10月與古巴正式恢復關係正常化,並且還提供了用於救災的經濟援助200萬歐元,準備今年再提供3000萬歐元的重建援助資金。國際社會的支持是美國改變政策的第一個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古巴這個國家無論如何制裁和打壓都打不死。近50年過去了,經濟狀況雖然有起伏,但是這個1000多萬人口的小國家的經濟現在開始越來越好了。根據去年美國官方統計,2008年,古巴國內生產總值按購買力來算為人均9500美元,而且產業結構非常合理:農業4.4%,工業22.8%,服務業72.8%,非常像一個後工業化的國家。   當然也有美國的利益在裏面。因為雖然實行經濟制裁,但是從2001年開始,美國容許古巴用現金購買美國的糧食。本來古巴與美國的貿易排世界倒數第一,由於糧食貿易的關係,現在古巴成為美國排位第30多名的貿易合作國家,利益涉及到美國45個州和1300多家公司。去年美國的民意調查顯示,58%的美國人支持取消對古巴的歧視政策。   此外,古巴每到關鍵時刻就會成為美國後院的炸藥庫:1962年,蘇聯要把42枚帶有核彈頭的導彈部署在古巴,這裏離美國僅150公里遠。幾十年過去了,美國再次要在俄羅斯門口部署反彈道導彈系統,俄羅斯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了,只好開上戰艦來訪問古巴,並且揚言把戰略轟炸機部署在古巴或委內瑞拉。這也迫使美國人要重新考慮古巴的戰略地位。   一個大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需要40多年的時間。從犯錯誤到認識到錯誤並且承認,最後到真正改正,起碼需要半個多世紀,大國的架子就是大!(李煒)   古巴難題...

古巴通訊(179)美國向古巴示好的背景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179期通訊,2009年4月20日。 美國向古巴示好的背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 金羊網-新快報 最重要的原因是古巴這個國家無論如何制裁和打壓都打不死。 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洲國家峰會上再次向古巴示好,呼籲美國和古巴關係要“掀開新的一頁”。現場的人剛聽到他講這句話的時候,都沒有反應過來,遲鈍了一刻,才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可見人心所向。因為與會的多數南美國家的人都說西班牙語,多數國家一直把說西班牙語的古巴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因此,他們多數對美國對古巴封鎖制裁的做法一直很不滿意。看到美國準備修正他們幾十年來執行的錯誤外交政策,這些兄弟們總算鬆了一口氣,感到過去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些兄弟國家從1992年開始,一直在聯合國提議要求美國取消對古巴的經濟封鎖和制裁,這樣的表決多次以大比例的支持通過,一共17次,但美國從來就是置若罔聞,不屑一顧。但是,正義的呼聲喚醒了更多的國家開始跟古巴交往,包括美國的盟友歐盟。歐盟去年10月與古巴正式恢復關係正常化,並且還提供了用於救災的經濟援助200萬歐元,準備今年再提供3000萬歐元的重建援助資金。國...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古巴通訊(178B)香港明報週刊「古巴」專題2,以及古巴不會求美取消禁運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178期通訊,2009年4月16日。 http://www2.mingpaoweekly.com/contents/?id=1338 2009-1-17             明報週刊,第2097期封面故事 古巴直擊2:中國人在古巴 作者:三三[1] 中國人的足跡,早在全球化波及世界各地之前,已經遍佈各國,在古巴亦不例外。但活在古巴的中國人,卻有一段與別國不同的際遇。 追溯歷史,第一批華工遠在1847 年時已抵達古巴,距今已逾160年。十九世紀中葉時滿清政府的腐敗,以及鴉片戰爭帶來的貧困,令廣東省沿岸的華人不惜遠道而來求生,並陸續成為當地勞動人口的重要一員,在西班牙殖民者的甘蔗莊園裏,他們更取代了黑奴,成為主要的勞動力,到了古巴人挑戰西班牙人的統治,爭取獨立的戰爭時,華人亦起重要的貢獻。不少華人更與當地人結婚,誕下混血兒的後代,開枝散葉。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古巴的僑社堪稱全美洲最大,愈漸富裕的華人早就脫離華工行列,成為農莊主之外,更多人選擇在首都夏灣拿經營南北行或者其他生意。他們只意想不到,在他鄉追求安穩生活的美夢,卻因為1959年時古巴革命取得勝利而劃上句號。卡斯特羅上台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政府陸續將私人產業國有化,雖然其時不少華人選擇離開古巴,但因為經濟或其他各種理由而離不開的,卻大有人在。來到2009,這樣的中國人只剩下二百多個,且大部分年紀在七十開外。命運彷彿跟他們開了一個最大的玩笑,結果是進退失據,只好靠回味往昔度日但同時垂垂老去。 中國人遠走他鄉去追求理想生活的故事,一直在世界各地不斷重演又重演。當我們在夏灣拿碰見這批逐漸被遺忘的「中國人」時,卻也遇上了厭倦資本主義社會運作方式的香港人,特意前來這個「吃大鑊飯」的社會主義國家,追尋生活裏另一種可能性。他們之間興許不同,但他們之間卻又何其相似,分別只在於有人可以選擇,有人卻不…… Martha...

古巴通訊(178)香港明報週刊「古巴」專題2,以及古巴不會求美取消禁運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178期通訊,2009年4月16日。 20090117香港明報週刊古巴專題2.doc 古巴不會求美取消禁運 成報 來源:http://www.singpao.com/NewsArticle.aspx?MenuID=2&NewsID=12884&Lang=tc ...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古巴通訊(177B)聯合報3/5 版報導古巴,香港明報週刊「古巴」專輯1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177期通訊,2009年4月15日。   http://www2.mingpaoweekly.com/contents/?id=1270 2009-1-10             明報週刊,第2096期封面故事 古巴直擊1:革命勝利五十年後 作者:三三[1] 1月1日,古巴國慶日。 五十年前的這一天,由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帶領的革命軍在之前的除夕夜成功擊潰了獨裁者巴蒂斯塔政府,翌日昂首闊步進佔首都夏灣拿。1月2日,以哲古華拉(Che Guevara)為首的一眾戰友亦相繼抵達,並為他們熱切渴望的「古巴人的古巴」揭開了序幕。 五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革命英雄哲古華拉已成為永遠不老的英雄以及最受歡迎的旅遊紀念品主角。卡斯特羅也變老了,老得無法不從國家元首的崗位上退下來,讓位給小他七歲的弟弟勞爾來延續這個與資本主義絕緣、全球獨一無二的蘇式社會主義經濟體系。 卡斯特羅曾經說過:「我知道我會下地獄,但是我會在那裏看到大資本家、竊賊、劊子手和美國總統們。」他對美式資本主義的深惡痛絕可想而知。革命勝利前一度流亡美國的他,曾在華盛頓的林肯像前留影。為哲古華拉拍下那幀經典照片的攝影師Korda,將這一幕比喻為「巨人哥利亞與大衞」的對抗。當時血氣方剛的卡斯特羅可曾想過,這一場與「巨人」美國的對峙,從1959年成立古巴共和國,直到2009年── 他今年八十三歲的時候,一直都未曾止息? 今天的夏灣拿,彷彿被塵封了五十年,時空都凝固不動,破落和窮困從街角蔓延到四周,互聯網革命,全球化風潮,一切都與他們無關。只有少數古巴人才能擁有流動電話或上網,大多數人不能自由出國旅行、私下買賣房產或者其他東西……面對半世紀以來因美國的圍堵以及隨冷戰結束而來的隔絕和貧困,難免對現狀心生懷疑,特別是那些沒有經歷過革命,現在又深感學無所用的年輕一代。他們也期望有參與社會改革的機會。但怎樣的改變才適合古巴?調整原來的政治經濟道路,還是效法別的社會主義國家,走開放改革路線? 物質上,古巴無疑有很多缺乏。但在這裏,我們也看見人們更懂得珍惜資源,不輕易浪費食物,而在九十年代那個機器失修,缺乏進口肥料的特別時期,古巴卻由大規模的機械化農業,轉型為可持續發展的小農混耕經濟系統及都市農場。卡斯特羅政府在革命成功後的首要政策是掃盲,讓所有古巴人唸書識字,古巴人的識字比率達99.8%,高於美國,更毫不下於北歐發達國家。國家更提供免費醫療,政策至今不改,還讓全民享受收費低廉的文娛活動,貧困和年邁,似乎絲毫無損人們對於音樂和舞蹈的投入。只消一曲響起,幾個優雅或活躍的舞步,他們渾身上下就頓時散發出「活」的尊嚴。在灼熱的日光下,人們總是打開門戶,隨意地在街上串鄰居的門子,表情都是從容愉快的,就算緊絀的生活有時令人變得滑頭,不放過任何可以賺取小利的機會,但人與人之間普遍低度設防,更不會有你死我活的互相踐踏。 古巴,在革命勝利五十年之後,你們過得還好嗎? 在街上碰見哲古華拉(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