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

古巴通訊(57)古巴“地下”換房熱升溫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五十七期通訊,2008年2月4日。


古巴"地下"换房热升温


(會員甲通知,今日聯合報轉譯NY Times同則現象,後援會無法尋獲電子檔之餘,轉進北京,找到下列更詳細的新聞與背景分析,請參考。台北與北京的古巴再現,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台北讀者可自行查詢今日聯合報,「哈瓦那房地產 黑市交易熱絡」,但如前所說,後援會沒有倒到電子檔。

另向後援會朋友拜年,敬祝鼠年闔家平安)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29 10:33:27 · 来源: 新京报

房屋只准交换不能买卖;每周末人们聚集在哈瓦那街头换房

  虽然古巴禁止买卖房屋,但由于近年来住房短缺,民众间交换住房越来越频繁,其中一些是合法的房屋互换,但另一些则属非法,如双方置换的房屋质量差别很大,因此一方需额外用钱来换取更好的房子。经过复杂的程序,有的人换到了心仪的住房,同时也有不少投机者参与其中。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看不到一家房地产公司,但是隐性的房地产市场却同样火热。



  街头换房市场火爆

  这些房屋交易就在街头进行。每个周末,人们都会聚集在哈瓦那的埃尔帕拉多大道上。一些人随身带着写有自家房屋情况的纸板,如房屋面积,周边环境。条件好的有热水和天然气供应,条件差的则需要使用液化气罐,或者和别人共用公共厕所。有关换房的讨论就在街边进行,每当在涉及房屋差价的时候,人们会压低声音,因为附近还有警察。

  65岁的里卡多·安奎尔和他的妻子、女儿、女婿还有小外孙女挤在旧城区一处两室一厅的老房子里,他希望在接近市中心的地方找到更大的房子。安奎尔一张张地仔细察看别人的纸板,不时面露难色:"换到房子不容易。我才开始找,有一些人找了好些年,但遇到麻烦,结果他们一直没能如愿搬家。"


  换房程序曲折复杂

  很多古巴人住在自家从大革命前就拥有的老房子里,其余的则是国家分配的房子,但现有的房子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很多人都在考虑换房或正在经历复杂的换房程序。

  举例来说,一对育有两个孩子的夫妇觉得他们在哈瓦那旧城区的两室一厅房子太小了,想换一套更大的房子该怎么办呢?他们首先需要通过中介找到一个从农村来到哈瓦那的单身汉。将这名单身汉安置在中国城的一处很小的住房里。其原有的住户除了这套房,这家人还在哈瓦那最新最漂亮的密拉马区拥有一套房,他们将被安置到哈瓦那市中心的一处底层房屋。原本拥有市中心这套房屋的夫妇已经离婚,丈夫可以搬到旧城区四口之家的老房子,妻子则得到单身汉在乡下的房子。经过一翻复杂的程序,四口之家终于得到了密拉马区的宽敞房子。


  换房投资悄悄盈利

  虽然没有人知道每年有多少古巴人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心仪的房子,但换房对于一些人已是家常便饭。一位60多岁的妇女自称过去20多年里已经换了42次房。她频繁换房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搬家,而是更像投资地产。每一次换房都能赚到差额利润。

  房屋交换手续并不简单,每次都要接受政府部门的审查评估,以确定双方房屋价值大体相等。但是如果换房人暗地里向进行价值评估的官员行贿,不平等的交易就可能得以实现。古巴国民大会代表,法学教授约瑟·桑塔德表示,政府正在采取措施遏制这一状况,但是地下交易很难控制。他说:"人们不应该做这些事,但还是有人做,我们也知道这些情况。就像人人都知道不应闯红灯。"

  (谢来)

  ■事例

无房住离婚怨偶仍同居

  在哈瓦那街头的露天换房市场里,一些人举着的纸板上写着"1×2"。意思是房主希望用自己的一套大房子换来两套小房子,这背后的原因通常是因为离婚。由于房屋供应紧张,一些离婚怨偶被迫继续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为解决生活上的不便,一些人索性用板纸硬把房间一分为二。

  十年前,45岁的米尔塔同丈夫协议离婚,结束了18年的婚姻。但因为双方都无法另外找到住房,时至今日,两人仍然和儿子同住在一套房子里。离婚后的这对夫妇仍每天见面,还总会因为水电费和争用其他家庭用品而争吵不休。

  机修工人路易斯几年前离婚后,他让前妻搬出去,因为这套房子属于自己83岁的父亲。但前妻则称自己在这里住了足够长的时间,应当享有居住的权利,两人只得对簿公堂。法院最初裁决路易斯胜诉,但前妻上诉后否决了原判。随着官司旷日持久,路易斯再也无法忍受前妻还和自己同处一室,便要求对方睡沙发,两人一度还叫来警察。最终,高等法院判决路易斯胜诉,他的前妻只得搬走和亲戚同住,留下了一大堆旧衣物以示不满。

  "婚姻像其他东西一样也会终结,但你的房子会一直陪着你。"路易斯说。

  (谢来)


  ■背景

"三代同堂"较常见

社科院专家称,古巴住房短缺问题愈发凸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美问题专家徐世澄介绍说,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政府将一些逃到美国的人的房屋分租给民众。之后将租金减半,并在1960年通过《城市改革法》,规定根据房屋的质量和建造年限,租房者交纳5至20年的房租后,房屋就归个人所有,可以进行交换。

  但随着古巴人口的增长,再加上苏联解体和美国的封锁,古巴人住房短缺问题越来越凸显。

  徐世澄说,在古巴两代人、三代人挤在一套住房里的状况仍然比较常见。他列举一组数据显示:1995年至2000年古巴每年新建住房在4万到6万套之间。1999年古巴全国新建住房4.2万套,其中国家建造的占到一半,约1.9万套,其余的是集体集资建房和居民自建房。不过这些自建房多半都比较简陋,而新增住房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为应对住房问题,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去年在古巴人代会上表示,政府非常重视住房紧张的状况,并将增加每年新建房屋的数量。


  采写 本报记者 谢来

  ■分析

古巴人收入低但有保障

  虽然古巴人的工资水平并不高,房屋也有短缺的现象,但民众的生活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对于一些基本消费品政府予以高额补贴;水电等基础设施收费也很低,百姓的生活成本并不高。

  根据古巴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古巴每年投入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经费分别占古巴GDP的11%、9%和11%,名列世界前茅。

  古巴一直推行全民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直到博士学位,完全不用交学费。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100%,在完成6年小学教育后,99%的学生可接受中等教育,大学普及率也很高。

  古巴同时还拥有全民免费医疗,古巴人从小病到大病甚至做高难度的手术,均享受免费医疗待遇。古巴人均拥有的医生数量也名列世界第一,每163人就有1名医生。


  (综合)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ji/2008/01-29/014@103327.ht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