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古巴通訊(726) 聯合報副刊近萬言說古巴,提出眾人的疑問。科學家宣稱在古巴外海底發現古城。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726期通訊,2020年2月14日。

2020年2月14日古巴通訊726期















內容
俄古外長會面 指兩國關係處於「極好」狀態2020-02-06 

HKT

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訪問古巴,與外長羅德里格斯會面。拉伕羅夫說俄羅斯與古巴應完善經濟合作機制,應對美國對古巴不斷加強的「非法」制裁力度。他重申堅定支持兩國去年簽署的多份合作協議。羅德里格斯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雙方在會談中都認同兩國關係,處於「極好」狀態,願意在各領域繼續深化合作。古巴與俄羅斯在鐵路現代化建設、醫療、技術人員培訓等領域,保持密切合作,去年10月兩國簽署多份合作協議,涉及科技、航空、鐵路、工業、海關等領域。

楊柔遠/古巴去來(上)2020-02-06聯合報/ D3楊柔遠

這些骨董車,都是1962年美國對古巴貿易禁運前進口的美國車,外型車身都是40、50年代的,裡面的引擎因為時日久遠,都已換裝過,是不同國家的拼裝配件。車子主要招攬觀光客乘坐,一小時約30到40CUC,可議價。很多醫生、工程師、律師,晚上兼差開骨董車。 
楊柔遠/攝影

有幾個冷笑話就生動的描寫古巴人的窮苦:

牛排,叫作「耶穌」,每個人都說祂,

卻沒有人見過祂;

冰箱,是沒有香氣的「椰子」,

因為打開它,裡面只有水;

公車,叫「吃藥」,因為每四小時才來一班……

2016年3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訪問古巴,在首都哈瓦那的San Cristobal私營餐廳吃飯,很有鼓勵古巴朝市場經濟的方向發展的意思。這家餐廳的裝潢,牆壁上掛滿了50、60年代美國著名公司的標誌,充滿「美帝主義」的色彩。客人吃完飯,餐廳還會送每人一根古巴雪茄。 楊柔遠/攝影

一直想去古巴。想去看看這個「美國後花園」是什麼樣的國家?想去看看這個和美國對幹五十多年的國家是什麼樣?

古巴的人口1100萬人,是台灣的一半少一點,土地面積11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三倍大。古巴人的個性和善樂觀,開朗熱情,豪邁中帶有自信,也有一點自卑加上認命的矛盾性格,民族性樸素而堅韌。

古巴的河川山色,比起歐洲、北美,甚或中國、日本,沒有什麼特別引人之處;殘破的後西班牙殖民時代建築,也沒有什麼非去不可的景點。

會讓人留連、徜徉再三的是它那連綿不斷的加勒比海海岸線。潔淨沙灘,無垠無邊,細雅白沙,飽實晶瑩;在深藍海水烘托下,怡悅親人;在蔚藍天空反照下,柔美動人。一望無際的海灘配合著規律撲打的海浪,節奏中帶有溫馴,吐納間律韻飛舞,無怪乎眾多觀光客喜歡低迴嬉戲其間,浪花捲起婀娜美妙,很是誘人,遊盪間不覺時光飛逝。

古巴,這個共產社會主義國家,創造了諸多的驚奇,這些驚奇站立在社會主義的傲骨上,讓人想一探究竟。

——全國沒有文盲。識字率百分之百,超過很多文明國家,九年的強迫義務教育,從小學到大學、碩士都免費,教育經費占GDP的13%,為鼓勵上大學,大學畢業的只服一年兵役,未上大學要當兩年兵。

——醫療全部免費。古巴人平均壽命79.74歲(2016年統計),比美國的78.69歲,稍高;嬰兒死亡率千分之4.33,是美洲最低的。讓人愕然的是,2018年古巴人均GDP 8821美元(世界銀行的統計,古巴全國都低薪資,這個數字高得教人訝異),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是拉丁美洲中段班的國家,但它的醫療系統從社區開始組建,縝密有效而免費,不像美國,全國每天都在為健保吵翻天,各種類型的保險也都照顧不周。古巴的醫療經費占GDP的11%,比起英國的9.1%,遙遙領先。

教育、醫療是古巴革命合法性的支柱,卡斯楚家族力圖使它更完妥。

這是歐巴馬去過的餐廳San Cristobol,哈瓦那著名的私營餐廳,標榜所有的服務生都是白人帥哥。 楊柔遠/攝影

窮苦的古巴人

古巴人民每個月都有政府配給的食物及日常用品,但糧食根本不夠,所以人民大都經歷過飢餓。民眾攝取的卡路里,1989年是平均一天2845大卡,到1994年下降為1863大卡,與醫生建議的2100到2300大卡,相差很遠;古巴老人跟小孩只能獲取1450卡。1991年以後,因石油匱乏引發能源危機,化學肥料無法提煉,農耕機具無法運作,全國農業產量銳減,政府大幅減低糧食配給量,在1990到1995這段時間,平均成年人少了5%到25%的體重。

有幾個冷笑話就生動的描寫古巴人的窮苦。

牛排,叫作「耶穌」,每個人都說祂,卻沒有人見過祂;

冰箱,是沒有香氣的「椰子」,因為打開它,裡面只有水;

公車,叫「吃藥」,因為每四小時才來一班。

幾年前的古巴,每周全國停電一天,停水狀況也常發生,停水車三天來一次,大家要準備水桶去接水。現在已經沒有這個現象了。

民生的窮苦,和樂觀、開朗的民族性很難掛勾,但還是活了過來。曾在一個教堂前的廣場,看到一幕久久難忘。一個清潔工邊掃地,邊手舞足蹈,跳得有模有樣,他的熱情帶動周圍遊客的參與,也跟著躍起跳動,大家玩成一片很是開心,可見古巴人苦中作樂的人生觀,這比北韓人苦中認命來得好。

兩幣制分隔成兩個社會

1994年古巴開放觀光,政府發行針對觀光客的CUC貨幣。CUC的發行是政府為了取得美元、歐元……等外幣,便向國際買糧食、石油、醫療用品,以突破美國長期的全面制裁、經濟封鎖。

CUC的價值設定是,1塊CUC等於1塊美元,以此為基礎,歐元、加拿大幣……等國際貨幣就有了兌換率。唯獨美元在兌換時,要強徵百分之10到13的手續費,從政策上貶低美元的幣值,觀光客戲謔那是「仇恨稅」。古巴本國民眾用的是CUP,1塊CUC等於25塊CUP。

有了兩種貨幣,社會很多扭曲現象就更凸顯了。

古巴公務員的月薪只有600CUP(折算為24CUC,也就是24美元),政府配給基本的糧食不夠吃,市場上的日常商品也便宜,現打果汁3到5CUP、咖啡1CUP、披薩10到25CUP、古巴可樂13CUP、漢堡6到10CUP,一般民眾簡樸的生活也過得去。




觀光客消費就不一樣了,觀光客、古巴中高階商務人士在私營餐廳吃飯,7到10CUC,菜肴較好;而本國人到國營餐廳簡單餐飲,只要20CUP,相去十倍。更誇張的是,CUP可使用的範圍越來越少,除了品質簡略的餐廳,只能繳交電費、交通費,或在農貿市場購物;同樣屬於日常生活的超市、手機上網、電器用品,只能用CUC消費。

超市裡,牛奶1公升2.5CUC、雞蛋一打1.8CUC、牛肉1公斤17CUC。公務員月薪600CUP,為了幫發育中的孩子買牛奶,1公升2.5CUC(62.5CUP),超過月薪的10%。CUC用的範圍愈大,一般民眾的生活愈苦。

旅途中經過一家電器行,洗衣機標價370CUC/9250CUP,這個數字對月薪600CUP的公務員是天價。

價格的扭曲,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價值觀的歪曲。

古巴的醫療系統全球矚目,醫生的待遇一個月只有60CUC(60美元),已經比很多人高;但開骨董車載觀光客的司機,每個月有400CUC,外加小費;大學教授、工程師、律師,這些專業人士,拿的月薪不到50CUC,及不上做觀光客生意的餐廳服務生、導遊、遊覽車司機。

這檔殘酷的事實天天上演,在日常生活層出不窮。

古巴開放觀光後,准許部分行業私營化,目前開放私營的有餐廳、旅館、民宿及一些小店販;除此之外,所有的公司、醫院、學校都是國營,員工全是國家的雇員。很多高層知識分子,白天上班,晚上兼差司機、服務生,兼差賺得比正職多很多。反智論的社會價值,和四十年前中國大陸剛開放時說,「做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當醫師不如剃頭師」,完全相同。

私營企業的老闆,經營的企圖心強,融合古巴人得天獨厚的藝術、美學天賦,將餐廳空間布置得逸趣橫生,生意也紅紅火火。2016年3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訪問古巴,就在首都哈瓦那的一家私營餐廳San Cristobal吃飯,這對私營企業有很大鼓勵作用,也有支持古巴往市場經濟邁開大步的意涵。私營企業的蓬勃發展,將共產社會主義掃入卡斯楚的墳墓。

「兩幣制」、「開放私營」兩套制度可說都是師法中國大陸的經驗。兩幣制的弊病越來越大,造成社會更大不公平的階級對立,貧富差距也更拉開;私營企業也是一樣,經營得有效率,老闆、員工錢越賺越多,相對於國營事業的生產力低、吃大鍋飯,很大對比。

古巴共產黨第一書記勞爾卡斯楚及現任總統狄亞士卡奈都希望將CUC及CUP合一、將私營企業的範圍再擴大。這些大工程,中國大陸有豐富的經驗,當年「外匯券」與「人民幣」軟著路的併軌;私營企業擴大後,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恒大、格力、萬達……雨後春筍的冒出來,帶動整體經濟的活絡。這些經驗古巴真可向中國大陸取經。

古巴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地形,環抱著加勒比海,很適合發展觀光事業。前些時日,古巴總統任命馬雷羅出任總理,他曾經帶領古巴的觀光業挺過美國的制裁,為國家經濟注入活水,2019年古巴估計有430萬以上的觀光客,觀光業還是古巴最具發展價值的產業。

古巴要做好觀光,要先將網路的設施做大幅度的躍進,現階段的網路並不發達。在台灣,我們享受4G低價快速的服務已成習慣,到了古巴,才發現沒有網路寸步難行,上網前要先買網卡(1小時1CUC),在特別的網點(全國約有1000多個)才能上網,聽有經驗的人說,現在的上網速度比過去大有進步;國際性網站,大部分都能夠接上去,網路開通比中國大陸好很多。

電視、報紙都是國營的,所以也看不到特別的新聞,古巴流行的話「聽謠言比看新聞真實」。古巴人豁達、樂天、開心的找樂子,倒也悠哉游哉,天下大事於我何有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2/05/1/7422542.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w=400
這位古巴大哥,腳踏車雖然停住沒騎,但他的雙腳不停的踩,產生動力,帶動前面鐵槓上面的磨刀石,他可在車上磨刀,不禁佩服古巴大哥的創意。 楊柔遠/攝影

醫療制度 全球注目

台灣的健保,質高價低,舉世欽羨。古巴的醫療制度不遑多讓,所有的醫療全部免費,更重要的是,它的診療組織以居民社區為中心,醫生就常駐在社區裡,以人口來計算,古巴每千人配有6.7個家醫科醫生,比美國的2.4人,台灣的2人都高,而且偏鄉、城市一體適用,資源均衡。醫生從學校就被教育,醫治救人是責任,也是天職,醫生不是賺錢的職業;念了6年醫學院,3年專業分科訓練再行醫,一個月賺60CUC,比遊覽車司機、私營飯店的服務生都低很多。

醫療組織密布,對古巴人提供周到的醫護治療,計算下來,一年的成本每人350美元,美國是7900美元。

古巴的醫療政策,也有獨到之處。著重在預防,計畫經濟集全國力量,一起研發「預防疫苗」,以求根源上的防治,少生病;這和世界大部分國家研發重點在「開發新藥治病」不同,美國對古巴雖實施強力的經濟封鎖,仍進口不少古巴疫苗。

西諺說「預防重於治療」,古巴實踐之。一位孕婦要做17次以上的產檢,新生兒要做12次的體檢,注射12種預防疾病的疫苗。嬰兒死亡率低,有以致之。

古巴是拉丁美洲醫療中心,醫生不只國內可發揮大效用,還可援外。醫療團隊輸出國外,為國爭光也賺外匯。1986年蘇聯的車諾比核變,古巴派了龐大醫療團隊救治了19000多人,揚名國際;2014年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15000名古巴醫護人員前往疫區協助病患,包括最嚴重的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都有古巴醫護人員的腳跡。

看古巴想台灣。台灣醫生的醫療品質有口皆碑,全民稱頌。我們的大學培養太多師範體系的老師,在少子化時代,太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流浪老師尤顯嚴重;但台灣的醫師普遍不夠,如果教育資源重分配,多培養一些醫生少一些老師,在國家總體效益上會更好。我們培養出的醫生,也可仿效古巴,行有餘力向外拓展,醫療團隊不僅可以敦睦邦誼,也可賺外匯,這對台灣的國際角色參與也是正面的。(上)

古巴去來(下)2020-02-07/聯合報/D3版【楊柔遠 文】

幽默的古巴人說,他們有三種神,第一個是真神耶穌;第二個是革命之神切·格瓦拉;第三個是財神海明威。海明威和切不僅有生之年成就了古巴,死後也為古巴帶來了很大的觀光財……

叛逆革命思想家

切·格瓦拉

這次古巴行,有幾分是衝著切·格瓦拉去的。

很難想像一個阿根廷的年輕醫生,會為了革命的理想而參與古巴的新政府建立。他認為,古巴人大多生活在貧苦、落後的環境裡,貧富的差距太大;當醫生只能救少數人,革命可以救更多的人,可以改變世界。

當切離開阿根廷故鄉時,他的母親望著他的背影,預感他不會再回阿根廷,也預感不會再見到他,直覺他會像耶穌一樣去參與拉丁美洲各國的民族革命。他這一離去,確實沒有再回到家鄉。

1959年切協助卡斯楚兄弟的革命軍,推翻原有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時代》雜誌這麼形容這三個革命搭檔「菲德爾卡斯楚(兄)是古巴的心臟與靈魂,勞爾卡斯楚(弟)是革命的拳頭,格瓦拉是大腦,他是古巴向左轉的主要負責人」。

卡斯楚取得政權後,切得到他自認最珍貴的榮耀,取得古巴國籍。他也擔任過古巴的中央銀行總裁、工業部長,並代表古巴參加多項國際會議,古巴人迄今仍津津樂道的說著他的軼事。

有次切發現家裡多了些奶油、蛋,與肉品,遠遠超過政府配給的量,追究後發現是部屬為了拍他馬屁,私自將這些物品送到他家中,後來這名下屬遭到懲處;

切的太太懷孕要到醫院檢查,不能坐先生的車子,必須自己坐車去醫院;

周末假期脫下官服,下鄉參與民眾割甘蔗的工作。

儘管切的群眾魅力超凡,而他熱情豪邁的內心,仍然渴望參與其他國家的革命,毛澤東是他的偶像。他期望社會主義能夠在拉丁美洲遍地開花,拯救生活困苦的百姓,並且徹底消滅美國帝國主義。

1966年切和少數古巴菁英到玻利維亞山區打游擊,希望集結更多的志士能人推翻政府,可惜事機不密,被逃兵出賣,遭政府軍逮捕。逮捕時,先射傷他的雙腿,逼他投降,第二天,他的雙手也被剁了下來,遺體被草率埋在山區。卡斯楚在一周後得知他的死訊,宣布他的死是古巴的國殤,全國降半旗,百萬人參加他的追思會,第三世界國家左翼把他當英雄。三十年後他的遺體才被找到,古巴政府將他迎回在聖他卡拉拉蓋了紀念館,永久追念他。

切的一生只有39歲,協助卡斯楚政權勝利時,他只有31歲。切和另一位前輩委內瑞拉的西蒙·玻利亞一樣,一生奉獻給拉丁美洲革命,都是思想兼及行動的革命家。

切的妻子伊達爾說:「因為古巴革命,我才失去丈夫,他真正愛的是革命和理想,為了革命,他可以拋家棄子,去追求他的理想,放棄一切正常人的生活。」很多山區的父母將小孩交給他,隨他去革命。

一個阿根廷人死在異鄉,難道他不想回到他自己的故鄉?

切是個革命行動主義派,信仰「有目標就要達到,有戰鬥就要勝利」。他死時,流傳下來的遺書中,有他寫給五個孩子的信,「你們可以忘記我,但不能忘記人生,人生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要能感同身受;面對貧窮、飢餓,要有憐憫之心」。切選擇革命做他終身的志業,從開始到結束,可以說「鳳凰涅槃·壯美結局」。

切的紀念館是古巴很重要的觀光資源,為什麼陳列的事蹟、文物、照片都很簡陋?遠遠不如卡斯楚紀念館豐富,這和街頭巷尾各處攤販所賣大量切的衣服、帽子、背包紀念品,很不對稱,莫非古巴政府不希望造成印象,切對新古巴建國的貢獻蓋過卡斯楚?

當我駐足在哈瓦那革命廣場前,望著內政部大樓上所嵌的切·格瓦拉銅管雕塑,圖騰鮮明耀目,這個精通攝影、詩、文學的叛逆革命家,才華出眾。圖像下有他最有名的一句話「直到勝利,永不放棄」,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如果活到現在,他會認為今天的古巴已擺脫貧窮,邁向他理想中的社會主義國家?

卡斯楚打倒的是極權專制,上台後也是獨攬大權,越來越獨裁,切認同嗎?

如果看到今天中南美各國仍有民眾示威反政府,他又會站在哪一邊?

切一直認為,中南美各國有相同的歷史、文化、語言背景,應聯盟起來追求共同的經濟效益,打擊貧窮,造福民眾,他的拉丁美洲聯盟理想會實現嗎?會比歐盟早嗎?

古巴人普遍認為律師出身的菲德爾卡斯楚是聰明、勇敢的領導人,帶領古巴從極權統治中建立新古巴,他就像古巴人的第二個父親,他也能對抗美國的經濟制裁,周旋於國際間覓取資源。只是經濟的表現不好,人民還是生活在貧困中。卡斯楚生前交代,死後不要建卡斯楚廣場、紀念碑、銅像;民眾說,他是一個完全奉獻給古巴的領導者。

古巴人說,切是一個全然的革命思想家。他是有理想、有謀略的革命先驅,對不公、不義的事會抗爭到底,他對古巴人的貧窮感同身受,立志推翻原有的腐敗極權專制。

海明威與古巴

海明威為什麼喜歡古巴?單看《老人與海》裡,他描述那個老人「他身上的一切全是老的,除了那雙眼睛,那雙如海水般湛藍的顏色,充滿生趣且永不服輸的精神」。

那種「堅毅和無畏」的精神,在古巴人身上很容易感受到。

在古巴,看了海明威常去的兩個酒吧、他暫居的「兩個世界飯店」。最深刻的是,到他寫《老人與海》背景的柯西瑪漁村,站在小山丘上看這個漁村,遠遠望去,和加勒比海的深藍色融在同框,走近時,才發現浪花拍打岩岸,濺起一波波潮水,隨即又消逝而去,不留痕跡。難道就像大量來去的遊客一樣,短暫的侵擾柯西瑪的寧靜。

海明威的漁船比拉號停泊於此,海明威幾乎每天從家中來此出海釣魚,協助他掌舵的老漁夫佛恩提斯,也是《老人與海》中入鏡的主角,獨自與馬林魚奮戰的聖地亞哥。漁夫是海明威的老朋友,海明威離開古巴時,將比拉號送給佛恩提斯,後來佛恩提斯把它捐給古巴政府,海明威死後,現在陳列在海明威故居中。

海明威在哈瓦那的故居維吉亞山莊,占地三公頃,相當廣大,1940年花了12500美金買下。房子坐落在樹林裡,房內的陳設高雅有品味,帶有濃濃的陽剛味(就像他的《老人與海》裡,只有男人,沒有女人),他在這裡住了二十年。從外向裡看,大書房寬敞明亮,有他打獵得來的戰利品,也掛有畢卡索送給他的抽象畫,8000本藏書整潔有致的一本本挺立在書架上,一張大書桌向著窗戶,景觀絕佳;海明威據說是站著打字,所以他的腰骨有力,向裡望去會遐想他在這兒完成《老人與海》的景況;更早的作品《戰地鐘聲》、《溪流灣中的島嶼》也在此完成。

房子外有一個大游泳池,池的不遠處有四個狗的墓穴,葬著主人的四隻愛犬,海明威民胞物與的赤子心可見一斑。

海明威原本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奇威斯,這個美國最東南角的地方,距離哈瓦那只有150公里。多年前我造訪奇威斯的海明威故居,簡樸高雅,充滿加勒比海的古巴風格,就像維吉亞山莊的翻版,顯見主人對古巴及加勒比海情有獨鍾,兩個故居一套模式。

海明威1954年以《老人與海》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前一年也因此書得到普立茲獎。他參加過一戰、二戰,做戰地記者,畢生足跡遍及美洲、非洲、歐洲、亞洲,他的個性好冒險、愛學習,釣魚、打獵、網球、拳擊都是他喜愛的,豐富的人生經驗,提供了他充裕的寫作素材,再加上他極好的天分,雖只有高中畢業,文字迷人,簡潔而自成一家。30年代,他喜歡哈瓦那紙醉金迷的繁華,爾後他的一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古巴。後世研究他的學者說,海明威喜歡古巴,是因為他喜歡古巴人開朗的個性、樂觀自信的人生觀;更且,加勒比海的馬林魚一直也是他的最愛。

他將對古巴的熱愛轉化為文字,得了諾貝爾獎,獎金捐出來濟助古巴的窮人,而獎牌捐送給古巴聖地牙哥近郊的聖女大教堂,陳列在那兒,好似告訴古巴人,「這獎牌是給全古巴的,我和你們同在,我和你們一起分享」。

1961年才華橫溢的海明威受不了憂鬱症纏身的痛苦,回到美國治療,在那年的7月2日舉槍自殺。如果晚死幾年,他這樣的一位自由主義信仰者,看了卡斯楚革命後的新古巴,他會贊成卡斯楚全面的共產社會主義?推翻一個極權政府,又來一個新的威權體制,他會認同嗎?1961年古巴與美國斷交,海明威還在世,但兩國的關係隨著古巴棄美投蘇而劍拔弩張,以致後來的飛彈危機,他會支持古巴嗎?他還會住在古巴嗎?

幽默的古巴人說,他們有三種神,第一個是真神耶穌;第二個是革命之神切·格瓦拉;第三個是財神海明威。海明威和切不僅有生之年成就了古巴,死後也為古巴帶來了很大的觀光財。

尾韻

一首〈關達那美拉〉(意為從關達那摩來的女孩)是古巴的民謠,也是風靡全世界的歌謠。這是由古巴愛國詩人也是民族英雄荷西馬蒂所做的詞。

聽此歌,就想起歌中所描述的關達那摩,這個地方位在古巴東南的一個小角,從1898年開始,這裡就是美國租借的海軍基地,911事件後這裡又關押了很多恐怖分子。古巴有這樣一個角是美國的軍事基地,使領土不完整,所以古巴一直不承認這個租借法案,從1960年開始,拒絕收每年4000美元的租金。

歷史真會嘲諷人,美國當年協助古巴掙脫西班牙殖民,鼓勵獨立,然後租占關達那摩作為海軍基地,兩國水乳交融,很多美國大企業到古巴投資,兩國友好六十年。1961年古巴和美國斷交,雙方陷入長期冷戰,美國大企業被古巴政府收歸國有;斷交後的五十多年,兩國勢同水火,斷絕往來。即或2014年古巴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而關達那摩永遠是美國的軍事基地。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歷史的必然?

註:前述古巴人窮苦的冷笑話,是領隊Eric說的。(下)

這張照片和海明威的銅像都在El Floridita酒吧,佇立在酒吧的吧台角落,是海明威每次去的專屬座位,他的銅像姿態瀟灑。照片是1960年以前拍的,後來發生了古巴與美國斷交、美國對古巴全面經濟封鎖,以及幾乎引起戰爭的飛彈危機,海明威地下有知,會對卡斯楚說什麼?

革命廣場是古巴的政治、軍事中心,大型遊行活動都在這裡舉行,可容納數十萬人。廣場北側的內政部牆上有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的裝飾大型雕塑,下面寫著切的名言「直到勝利,永不放棄」;廣場南側是古巴最高權力中心,古巴共產黨第一書記勞爾卡斯楚與總統狄亞士卡奈都在此辦公。

這兩家酒吧,都是文人雅士愛去的地方,除了常客海明威,智利詩人聶魯達、哥倫比亞文學家馬奎斯、智利總統阿言德也都是坐上貴賓。海明威愛去這兩個酒吧,寫了「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我的Mojito在柏迪奇達,我的Daiquiri在佛羅里達)。海明威指的這兩種酒都是古巴的著名調酒,以蘭姆酒作為基本,加入砂糖、檸檬汁、薄荷葉、蘇打水、冰塊,大口喝下去,清涼有香氣。兩種酒的不同,在於有些微的配方不一樣。

由美國回覆。2020/2/14聯合報副刊D3【馮建三 文】

〈古巴去來〉的作者楊柔遠(2月6/7日)問:格瓦拉「會認為…古巴已…邁向社會主義?」,海明威「會認同」古巴現在的「威權體制…嗎?」若能表述,兩人會說,部分答案得由美國回覆。

去年底,英國教授希格(Hickel, Jason)參照聯合國在2015年發佈的「永續發展目標」,發現古巴使用最少物資(碳排放量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但取得最多的教育、醫療與基本生活所需,排名世界第一(美國排名一五九)。這也許算是生態社會主義的表現?不過,除制度因素,古巴使用資源效率超高,是美國「所賜」。兩國在2015年重新建交前,美國的經濟霸凌(外界說是「制裁、禁運或封鎖」),已使古巴損失相當於台灣十多年政府預算的一兆多美元(BBC的報導),川普出任總統後,更是升高霸凌。古巴人物資的進出口困難,僅能「置之死地而後生」,無法不善用資源。

除了經濟封鎖,山姆大叔近三十多年來,逐年編列一千至三千多萬美元,專以廣播與電視,對古巴心戰宣傳;另有兩千萬美元用來「協助」海內外人士進入或古巴人入美,從事「民主化」古巴的活動,(不含其他隱藏預算,也不含小布希總統年代連續兩年合計投入數千萬美金成立「協助古巴自由委員會」,[1]詳細鋪陳「解放」古巴後所要從事工作的項目與順序)。面對強大的美國,古巴政府如同所有國家包括美國自己,不可能認可他國以合法掩蓋破壞的行為,是以有了藉口,為自己限制乃至於鎮壓異端的不合理成分,虛飾化妝,但難以說服世人,包括若還在世的海明威,其正當性。

[1] Lamrani, Salim (2015) Cuba, the Media, and the Challenge of Impartiality. Monthly Review. P.72

科學家宣稱在古巴外海底發現古城  疑似亞特蘭蒂斯2020-02-13 


(原標題)大西洋海底驚人遺跡 疑似亞特蘭蒂斯(組圖)2020-02-13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0/02/13/922622.html

兩位科學家在古巴海域發現了沉沒的古城,包括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在遙遠的過去,這裡廣大區域均為陸地,但現在這座古城卻坐落在大西洋海底600英呎深處,科學家們懷疑這就是1萬年前神秘消失的亞特蘭蒂斯文明。

科學家保羅‧溫斯維格(Paul Weinzweig)和寶琳娜‧扎利斯基(Pauline Zalitzki)利用潛水機器人在古巴海岸搜查後,證實了在大洋底下存在著巨大城市。發現擁有至少四個巨大的金字塔、類似的獅身人面像和其他建築結構的城址,並且驚人的坐落在傳說的百慕大三角海域範圍之內。

根據阿克雷恩(Arclein)的陸地形成報告「古巴海底金字塔群」中的證據顯示,這座城市由於水面上升被淹沒,陸地沉入海底,這正與亞特蘭蒂斯傳說相符。

這場災難有可能發生在上次冰河世紀末期,由於北極冰蓋突然大量融化,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特別是北半球更為嚴重——海岸線移動、陸地消失、島嶼甚至島嶼大陸也隨之消失。

在上次冰河世紀末期,海平面比今天低400英呎。水面一旦開始暴漲,上升速度非常迅速,可想而知,不管當時還是現在,沒有任何技術可以改變亞特蘭蒂斯被大洋所吞噬。同時,有證據表明,目前加勒比海區域的土地當時也被一同淹沒。

阿克雷恩發現,那次海平面上升時,大西洋中脊處包括本島和亞速爾群島等處也一同下沉。即使上述地區不是那時被淹沒的,那次淹沒的區域範圍也足夠大了。

他認為,位於墨西哥灣沉降區與加勒比海沉降區之間的古巴與墨西哥尤加頓半島(Yucatan)區域,由於地形特點被大洋雙面夾擊,很可能在當時發生過垂直向東或垂直向西的沉降。這一切發生的原因是由於12900年前的地殼變更和上次冰河世紀末期哈得遜灣盆地(Hudson Bay Basin)的緩慢上升造成的。


科學家們懷疑這就是1萬年前神秘消失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據調查記者路易斯‧費爾南德斯(Luis Mariano Fernandez)說,這座城市早在幾十年前就被發現,但所有實地考察都在古巴導彈危機時被停止。

「在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時期,美國核潛艇在墨西哥灣深海巡航時就發現了這座城市和金字塔形的建築。他們立即封鎖此遺址消息,並對其進行控制,以免落入俄國人之手。」費爾南德斯說。

近期,由深海研究專家、考古學家和海洋學家小組在海平面下600英呎處發現了這座城市,他們表示這就是亞特蘭蒂斯城市。

古巴島曾經擁有的燦爛文明已經被寶琳娜‧扎利斯基發現的證據證實,由於島上及其遠古時代的圖騰和古文字壁畫與在海底發現的古遺蹟一模一樣。

通過潛艇勘探,與埃及吉薩金字塔類似的巨大金字塔形建築被發現。專家估計亞特蘭蒂斯金字塔形建築由幾百噸的巨石建造而成。

費爾南德斯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水城同樣有華麗的獅身人面像,還有像巨石陣一樣排列的巨石,上面還刻有文字。

一個表面類似玻璃的晶體結構的巨大金字塔在百慕大三角在此次勘查中被一名潛水者發現。這個巨大的建築可能比埃及大金字塔還要大,在60年代曾經首次被一名醫生發現,後來法國和美國的潛水隊證實了它的存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