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323期通訊,2011年8月2日。
2011年8月2日古巴通訊323期
烏普曼雪茄工廠裏一邊傾聽朗讀,一邊卷制雪茄的工人們
台灣人看古巴的宗教,火車,及其他(圖片,推薦) 1
美國一架客機在古巴迫降 機艙內出現奇怪氣味2011-8-1. 1
古巴雪茄廠,一邊製煙,一邊聽人朗讀詩歌2011-7-30. 2
查韋斯化療期間通過微博治國 一周發50條信息2011-7-25. 2
古巴華人的流動紀錄2011-7-18
國際線上專稿:據美聯社7月31日報道,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架從華盛頓飛往墨西哥旅遊勝地坎昆(Cancun)的噴氣式客機因機艙內出現“奇怪氣味”在古巴迫降。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發言人查爾斯·霍巴特(Charles Hobart)稱,這架客機上有135名乘客,當地時間31日早上從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起飛,中午的時候,機組人員在客艙內聞到“一種奇怪的味道”,隨即飛機轉向飛往古巴哈瓦那。
霍巴特稱:“為了安全起見,飛行員決定將飛機降落在最近的機場。該航班安全在哈瓦那機場降落,我們正在安頓這架飛機上的乘客。”
美聯社就此事聯繫了古巴機場和官員,但對方並沒有立刻對此進行評價。設在哈瓦那的美國利益代表處(U.S. Interests Section)一名發言人稱,當天晚些時候,美國已經派出另外一架客機,將滯留在哈瓦那的乘客接走。
雖然美國和古巴外交關繫緊張,但古巴有著好客的傳統,並且是國際航空條例的簽字國。“9·11”事件發生時,古巴曾表態願意將自己的機場借給美國使用,因為恐怖襲擊讓美國的各個機場當時已經處於恐慌混亂的狀態。不過,美國並沒有接受古巴的好意。
美國和古巴之間經常有包機往來,古巴哈瓦那機場甚至有一座專門針對美國航班的航站樓。(朱艷)
雖然美國和古巴外交關繫緊張,但古巴有著好客的傳統,並且是國際航空條例的簽字國。“9·11”事件發生時,古巴曾表態願意將自己的機場借給美國使用,因為恐怖襲擊讓美國的各個機場當時已經處於恐慌混亂的狀態。不過,美國並沒有接受古巴的好意。
美國和古巴之間經常有包機往來,古巴哈瓦那機場甚至有一座專門針對美國航班的航站樓。(朱艷)
古巴雪茄廠的朗讀者或成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7-30
(古巴雪茄廠裏的特殊工種--雪茄廠朗讀者)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雪茄是古巴名揚世界的特產。但是大多數人都並不知道,在古巴的雪茄廠裡,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工種,這就是朗讀者。他們每個工作日都要為手工卷制雪茄的工人朗讀詩歌和小說。
國際在線報道,古巴雪茄廠裡朗讀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當時卷煙工人自己凑錢請人朗讀,是為了在枯燥而漫長的卷煙過程中,讓自己感到愉快。後來古巴雪茄廠專門設置了朗讀者這個工種。時至今日,在廣播、電視已經廣泛普及的年代,朗讀者依然是古巴雪茄廠裡不可替代的角色。因為朗讀者可以和工人們進行交流,收音機則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現年55歲的格麗塞爾是個身材嬌小的老太太,之前她是一名教師,如今在古巴著名雪茄品牌蒙特克里斯托的哈瓦那工廠裡當朗讀者。卷煙工人每天埋頭工作10個小時,格麗塞爾也要坐在木制講台旁邊,為600名卷煙工人朗讀。每天的朗讀順序基本上從當天報紙上的消息開始,最近比較多的內容是關於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的病情,古巴政府呼籲民眾提高生產力以及芒果收成等等。然後是廣為人們喜愛的詩歌,比如聶魯達的情詩。繼而就是像《基督山伯爵》那樣的經典小說。
就像以前仔細備課一樣,格麗塞爾對朗讀者這份工作也非常認真。比方說,她在讀小說的時候,會根據書裡描寫的每一個人物的個性,賦予他們不同的嗓音。而在休息的間隙,她還會和卷煙工人聊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卷煙工人們則表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每天10個小時的單一勞動也使他們無暇顧及外面世界發生的事情。所以,朗讀者非常重要,因為他們讓卷煙工人們了解了時事,也拓寬了工人們的文化視野。
古巴現在大約有300名像格麗塞爾這樣的朗讀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提出,要把已有將近150年歷史的古巴雪茄廠朗讀者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中。
武漢晚報
據美國媒體7月23日報道,剛剛從古巴回國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治病期間仍舊日理萬機,並通過微博來治理國家、與國民互動。
查韋斯已于23日返回委內瑞拉,他在古巴接受了第一輪癌症化療。這位精力充沛的領導人在過去一周里通過名為“chavezcandanga”的推特賬戶發了大約50條信息,先後批准了加拉治斯的一個垃圾採集項目、對一個嶄新的公園計劃予以贊賞並為國家足球隊喝彩助威。
在這些信息中,查韋斯沒有提及化療的情況,但偶爾會給自己鼓鼓氣,比如他19日的一條微博寫道:“我們在繼續前進,兄弟們!上帝和聖母瑪利亞與我們同在!”
作為一個擁有180萬名粉絲的博主,查韋斯的微博經常出現在委內瑞拉國家電視台上,其中大多數信息都是以一種父親的口吻寫的。
古巴華人的流動紀錄2011-7-18
有些影像,是為著紀錄,更是為著莫失莫忘,將早已被世人忘卻的心酸歷史保存下來。移居美國多年的紀實攝影師劉博智,便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些照片——他的鏡頭記述下古巴的唐人街生活,以最為樸實的人像一點一滴去勾畫中國與華人流動的沉重命題。這場名為《中國.流動——古巴唐人記》的攝影個展,不只是完成一份他跨越半個地球目睹那個遙遠的海外中國之紀錄,也是一份對歲月輾轉中被漸趨遺忘的海外華僑之致敬。古巴唐人照片,是第一次在港展出,而入鏡的那些人與事也似乎與我們相隔甚遠,但我們身為中國人,卻無論如何不該忘記這些面容。當年的文革時代洪流、窘困的歷史命運之下,遠渡古巴的老華僑們不辭辛苦,以一己之力支持國內親人的生計。而今日,他們在中國沒有了家,在古巴的群落也行將消失。忘記或許是這世上最殘忍的事,因為我們不該忘記那些先人的恩和他們吃過的苦。我們今日的飽足生活不該是心安理得,而要心懷感念。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散居五大洲、七大洋的海外華人,當年有不同的背井離鄉原因,故事太多,結局也太不同。不一樣的腳印,編織出不同的結局。生於50年代的劉博智懷著這份飲水思源的情懷,曾先後走訪了35個國家的海外華僑生活。他最初對古巴唐人的印象,完全來源於讀到的資料。他從資料中了解到60年代之前的古巴唐人社會十分富足、以客家人為主,盛行粵曲,早年許多華人在古巴從最底層開始謀生,像是為人洗衣。全盛時期的20萬華人,如今所剩竟只有200人左右。政治背景的更迭孕育無窮的民生疾苦,2009年,劉博智第一次踏上古巴土地,他最初在唐人街遊走了3日,才敲開一扇華人的門。少而又少的僅存華人,褶皺已被年月熬歷至稀聲。與生命相依為伴的貧窮,仍是這些海外華僑們今日的現實處境。
第二代古巴華僑平均年齡都已在80歲。而年輕時因戰亂、政局動盪等原因來到古巴做工的一代移民大多有著極為艱苦的經歷,他們做苦勞力養家餬口,卻將中國文化的印記連同青春一起留在了古巴,像作為他們唯一精神食糧的粵劇和看戲時嘴裡要嚼的雪花梅,幾十年下來,仍是今日古巴唐人街中一道懷念故國的印記。劉博智感慨道:「在我們的茶樓裡,可能根本不吃的話梅,他們能吃到,卻那麼開心。」他帶了30公斤話梅給當地老華僑,老人家們無不喜出望外,吃上一個鐘都捨不得吐掉。「他們的生活沒有我們那樣富裕,但他們對中國的感情,卻重過我們。」
在當地華人對劉博智口述歷史的過程中,他遇到當年被華僑從大街上撿回來收養的古巴裔女子何秋蘭,8歲時她便隨養父登台表演粵劇,廣東話流利。養父過世多年後,她仍堅持要到「故鄉」開平祖墳拜山祭祖,劉博智帶她回到中國得償所願,當何秋蘭在祖墳前唱出粵曲時,一幕「回家」的錯置的時空,完成了她尋根的路途、確認了她堅定視自己為華人的身份。
我的工具是語言而不是相機
作為一位攝影師,劉博智卻表示:「我的工具是語言,而不是相機。」他的眼睛不是冰冷的鏡頭,他的語言,是為古巴唐人們帶來家鄉記憶的溫潤光亮。他說,有言語有對話,他才有拍攝的動力。他認為一張照片能讓人們了解的其實極為少,唯有語言才能使人真的敞開內心。而拍攝這組鮮為人知的相片,則是為著心底那份對華人祖先的感恩和掛念。
「上一代人受的那些苦,我們不能想像。他們無法像今日的我們這樣去買樓炒股,但他們真的捱得。」中國的移民歷史,從清朝政府遺留下的棄民,到解放前期政局不穩大批逃往外鄉的僑民,遍佈世界南北,而其中廣東客家人又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粵港失落的文化,也是中國行將被人們忽略的歷史。劉博智是一位藝術工作者,但他卻有著史學工作者的考據情懷,他用鏡頭捕捉下面孔背後的歷史痕跡,也希望藉此讓更多國人懂得流落在海外的華人們的那些好、那些苦。如這樣的相片能對你有那麼一絲觸動,不妨前來展場細睹究竟。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