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古巴通訊(397)老卡86歲,他女兒住邁阿密,駁斥有關他健康惡化的傳言。(北京)新京報今日以四版介紹查維茲與拉美左翼政權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397期通訊,2012年10月14日。



20121014古巴通訊397



(北京)新京報今日以四版介紹查維茲與拉美左翼政權
 卡斯楚子女駁斥有關他健康惡化的傳言2012/10/13
  (台北央廣)古巴前總統卡斯楚的子女,否認近日來盛傳有關他健康惡化的傳言。
卡斯楚的兒子(艾力克斯)最近在一項攝影展上,被記者問到網路上有關他父親健康的流言,艾力克斯加以駁斥,他說,卡斯楚很好,現在生活平靜而規律,每天閱讀運動。
  同一天,已經定居佛羅里達的卡斯楚女兒(瓊妮塔)則說,他沒有從親友那裏聽說任何他父親健康惡化的消息,這應該純粹是謠言。其實相關的謠言,每隔幾個月就會出現一次這次是因為卡斯楚的小老弟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當選連任,他卻沒有公開致賀,一名流亡海外的古巴政治異議份子在部落格上提出疑問,謠言就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而且愈燒愈旺。


(原標題)美國對古巴經濟封鎖短期內難以解除2012-10-13 

  中評社北京1013日電/1011日,古巴駐華大使白詩德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稱古巴將於1113向聯合國大會提交“必須終止美國對古巴的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的決議草案。這將是自1992年以來古巴連續第21次向聯合國提交此類草案。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1962年,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簽署3447號總統令,宣布中斷美古貿易,對古巴施行封鎖。以後的9屆美國政府均保持對古巴的封鎖,至今已持續50年。

  白詩德大使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是半個世紀以來對一個國家實行的最不公正、最全面、最嚴厲、時間最長的一次單方面強制性制裁。這是違反國際法、違背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的行為,從其本質、意圖和影響來說,按照日內瓦公約,應定義為種族滅絕行為。美國應立即無條件地結束封鎖。”

  “古巴有足夠耐心等待”

  古巴去年提交的反對封鎖的決議草案,在聯合國大會上以壓倒性的186張贊成票連續第20次獲得通過。白詩德認為,“這體現了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對古巴的承認與支持”。但由於這類決議不具法律約束力,美國對聯合國的決議始終拒不執行。

  “美國對國際社會的要求採取了不予理睬的態度。但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因為真理在我們一邊。”白詩德大使指出:“事實證明,美國的封鎖政策沒能孤立古巴,沒能扼殺古巴經濟,也沒能在古巴國內製造出一個反對派。”

  古巴目前已與18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已全面納入地區一體化的各個機構,特別是拉美加勒比共同體。古巴國民生產總值近幾年來保持小幅度持續增長,增長較快的行業是生物技術、旅遊及專業服務出口等。但美國的經濟封鎖仍然是古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截至201112月,封鎖對古巴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保守估計也超過1080億美元。

 奧巴馬對古政策“毫無新意”

  今年7月,古巴與美國之間中斷了50多年的海上貨運得到恢復。在外界看來,自2009年奧巴馬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對古巴的政策似乎有所鬆動,比如宣布了包括解除對古巴裔美國人前往古巴旅行探親、向古巴親屬匯款的限制等一系列新政策。對此,白詩德大使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時回應道:“奧巴馬政府對古巴政策的放寬非常有限,而且沒有任何新意。奧巴馬政府並沒有採取什麼實質性的舉措。” 

  白詩德大使進一步說,奧巴馬政府的對古政策體現出三大特點。首先是對古巴的國際金融交易進行擾亂。據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監控辦公室公布的年度報告,截至2011年,美國凍結古巴的資金為2.5億美元。其次是加強了封鎖的治外法權範圍。美國對第三國的銀行和輪船公司進行罰款,並企圖用帶有威脅口吻的信件阻止古巴在深水海域進行石油勘探。另外,封鎖還阻礙了古巴與諸多國際多邊機構的合作。

  “古巴將繼續反對美國施行的不公正和非法政策。這不僅是在捍衛古巴的國家利益,也是在反對一個國家將其法律強加於另一個國家、對第三國行為進行評定的做法。”白詩德大使說,“美國歷屆政府的目的在於顛覆古巴政權。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奧巴馬的對古政策沒有任何新意、任何變化。解除封鎖所附加的不可接受的干涉政策條件沒有任何改變,封鎖政策仍在嚴格執行。” 

  古巴經濟變革不排斥美資

  儘管仍然遭受美國的封鎖,古巴卻從未中斷謀求發展之路。白詩德大使說,目前正在推進的古巴的經濟模式更新,已經得到古巴社會的一致認同。2011年古共六大通過的《古巴社會經濟政策指導綱要》,將指導古巴進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經濟變革,也反映了古巴中長期發展戰略。“我們相信這場經濟社會模式的更新將為古巴社會主義的不可逆與可持續性發展作出貢獻。”

  在經濟變革的過程中,古巴也表達了“要償還所有債務”的意願。《綱要》中還指出,要吸引外資作為古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補充。

  “當然,我們在吸引外資的時候,也沒有把美國公司排除在外。真正禁止美國公司和個人在古巴投資的,是美國政府的封鎖政策。古巴已經表明意願,願意在平等、不干涉、尊重主權的基礎上與美國政府開展對話。而且,古巴可以就所有問題與美國政府開展對話。”
古美關係短期難有根本性轉變

  拉美研究領域權威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在21世紀的今天,美國仍用“冷戰思維”處理國際關係,對古巴實施封鎖,這是不合時宜的,也是毫無道理的。

  徐世澄介紹,最初美國對古巴實施敵對政策,基於三個借口。首先因為古巴是蘇聯的盟友;其次是因為古巴支持拉美的游擊隊革命;第三是因為古巴在非洲駐軍。時至今日,蘇聯早已解體;拉美國家革命浪潮已經平息,即便對僅存的哥倫比亞游擊隊,古巴的立場也是鼓勵談判;而古巴在非洲的駐軍早在1988年已經撤回。當時的幾個主要借口如今已都不存在。同時,在聯合國大會表決時,包括英、法等在內的主要西方國家都贊成解除封鎖,可見美國這一不合時宜的政策是“失道寡助”。

  對於短期內古美關係是否會有突破性進展的問題,徐世澄認為,如今美國大選選情膠著,如果民主黨最終勝出,奧巴馬獲得連任,那麼美國對古巴已提出的一些鬆動政策可能延續,古美關係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於美國國內保守勢力的反對,短期內,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政策得到徹底解除、古美關係取得實質性改變的可能性較小。

古巴導彈危機:扭曲50年美國外交的神話20121011

  【美國《外交》月刊11月號(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扭曲50年美國外交政策的神話

  50年前的秋天,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熟練地處理了古巴導彈危機。此事被提升到冷戰中主要神話的高度。故事的核心是,肯尼迪憑藉美國的軍事優勢和自己鋼鐵般的意志,迫使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屈服,撤走他秘密部署在古巴的核導彈。正如時任國務卿迪安·臘斯克所言,美國人同蘇聯人“對視”,蘇聯人先“眨眼”。傳說赫魯曉夫放棄了一切,而肯尼迪卻寸步不讓。所以,此次危機被吹噓成美國的完勝和蘇聯的慘敗。

  肯尼迪在混亂、毫無結果的冷戰中取得的勝利自然而然地開始在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中佔據主導地位。由於這場勝利,軍事實力和意志力被當成神話,外交中的互諒互讓被貶得一無是處。

  雙方都有讓步

  當然,美國人曾長期狂熱地反對與魔鬼妥協,但他們確實妥協過。哈裏·杜魯門總統甚至提出讓莫斯科共產黨人參與馬歇爾計劃。他的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後來認為,對付共產黨人只能“從實力地位”出發。在這方面,事情或多或少歸於平靜,直至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肯尼迪將這一主張體現得淋漓盡致,從而使他的後任面臨拒不跟魔鬼妥協的壓力增大。

  人們對古巴導彈危機的看法———即肯尼迪在寸步不讓的情況下獲勝———曾貫穿于政策考量和政治辯論中(無論是口頭的還是非口頭的)數十年後的今天,由於擔心就核問題向伊朗作出讓步,或者就塔利班在阿富汗的作用向該組織作出讓步,人們又談到了這種看法。美國領導人不喜歡妥協,而對1 96 21 0月那1 3天揮之不去的誤解從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事實上,古巴導彈危機之所以能夠得到解決,並非因為莫斯科在外交上無條件地一聲不吭,而是因為雙方都作出了讓步。蘇聯人從古巴撤走導彈,以此換取美國承諾不入侵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並從土耳其撤出“木星”導彈。出於現在看來顯而易見的原因,肯尼迪的人對這筆交易中有關“木星”導彈的部分秘而不宣達近2 0年之久,而且即便在當時也認為這部分交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由於一些仍然令人費解的原因,蘇聯人也保持沉默。哈佛大學的格雷厄姆·艾利森等學者多年來不斷指出真相,但他們的努力很少在有關如何迫使美國的敵人就範的公共辯論中或白宮會議上受到關注。

美方刻意隱瞞

  從一開始,肯尼迪的人就想方設法隱瞞在“木星”導彈問題上作出讓步一事。1 02 7日,肯尼迪總統的弟弟、司法部長羅伯特·F·肯尼迪在會見蘇聯大使阿納托利·多勃雷寧時就提出“木星”導彈換蘇聯導彈的建議。他告訴多勃雷寧:我們會把“木星”導彈撤走,但這並非協議的一部分,你們永遠都不能提及此事。蘇聯人撤走了自己的導彈,美國也撤出了“木星”導彈。這個秘密保守了16年,直到阿瑟·施萊辛格的一本書中有一小段談到了此事。

  4年後,肯尼迪總統的幾位主要顧問在《時代》週刊上撰文,紀念古巴導彈危機2 0週年。他們在文中承認,當年的協議涉及“木星”導彈。然而,他們的做法削弱了這件事的重要性———將“木星”導彈說成是後來加上的內容,說肯尼迪總統早就決定將其撤出土耳其。後來,他們的說法就完全自相矛盾了,他們承認,對協議中有關“木星”導彈的部分保密非常重要,如果泄密“會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產生爆炸性和毀滅性的影響”。

  肯尼迪總統的這些助手太著迷于他們的勝利神話了,以至於他們大多數人在轉而反對其中蘊含的原

  則後很久還在宣傳這個神話。大多數人最後都開始反對越南戰爭,而在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的時候,這場戰爭仍在繼續。他們都對軍事力量的價值和大國對抗產生了懷疑,並且成為外交妥協的堅定倡導者。

  但是,直到1988年,其中一人才公開明確承認,幾十年來他一直很虛偽,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肯尼迪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麥喬治·邦迪在他的《危險與生存》一書中悲嘆道,“這種保密是有代價的。我們遵守在‘木星’導彈問題上的承諾,保守秘密,卻誤導了我們的同事、同胞、繼任者和我們的盟友”,使他們認為“在那個星期六立場堅定就足夠了”。承認這一點花費了2 6年,但他們畢竟承認了。

 蘇聯“只想脫身”

  令人吃驚的是,俄羅斯人並沒有更早地透露真相。蘇聯若在“木星”導彈撤走後及時把秘密洩露出來對莫斯科有兩個好處:首先,導彈交換協議會大幅削弱蘇聯人徹底失敗這一說法的說服力。即使肯尼迪總統正計劃撤走“木星”導彈並替換成“北極星”導彈發射潛艇也沒關係。

  其次,這會在北約內部造成極大恐慌。導彈交換協議會被描繪成出賣土耳其。羅伯特·肯尼迪甚至告訴多勃雷寧,這種擔心是他希望保密的主要原因。多勃雷寧把羅伯特·肯尼迪的話傳回了莫斯科:“如果現在宣佈這樣的決定,會導致北約發生嚴重分裂。”一旦“木星”導彈撤走,莫斯科會發動突然襲擊。人們會認為蘇聯人歡迎這樣的機會。

  多勃雷寧完全了解為什麼這個神話讓美國不願妥協,上世紀70年代末他告訴了我,當時我正在國務院工作。然而,直到1995年他的回憶錄出版,他才公開說出來。他寫道:“如果赫魯曉夫作了安排(洩露秘密),危機的解決就不會被看作是這麼不體面的一次撤退。”

  那麼,為什麼蘇聯人沒有泄密呢?原因很可能是———甚至就是———赫魯曉夫和他的政治局從來沒有考慮過泄密,因為他們不知道危機會被描繪成什麼樣子———他們看起來會有多麼軟弱。在危機達到高潮那天,在得知肯尼迪願意拿“木星”導彈作交換之前,赫魯曉夫就已經準備打退堂鼓了。他對同事說,蘇聯“面臨戰爭和核災難的危險,整個人類都可能被毀滅”。他根本沒有想“木星”導彈的問題,他只想脫身,決心讓同事們相信,美國承諾不入侵就足以保護蘇聯的影響力和自尊。

  為了驗證這個觀點,我聯繫了還在世的最有可能知道底細的三個人:謝爾蓋·赫魯曉夫(尼基塔之子)、阿納托利·葛羅米柯(導彈危機期間蘇聯外長安德烈之子)和亞歷山大·別斯梅爾特內赫(危機期間外交部官員,後曾擔任外長)。他們都支援這個看法,但又承認他們不知道赫魯曉夫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們表示,當時蘇聯領導人真的害怕美國入侵古巴。對於我提出的導彈危機期間美國不可能入侵古巴的看法,他們都不以為然。美國在“豬灣事件”中慘敗後,這種想法在美國政策圈成為笑談。誰也不願承認莫斯科需要通過洩露有關交換導彈的秘密才能保全蘇聯的面子。然而,隨著我們一直談下去,大家最後都承認,如果當初公開交換導彈的秘密,蘇聯的大國形象確實會好很多。

  妥協並不是一個通常會使政治人物熱血沸騰的詞,在涉及美國外交政策時尤其不招待見。導彈危機的神話加強了人們對妥協的蔑視。

  長期以來,美國的外交政策辯論過於強調威脅和對抗,輕視切實可行的妥協。誠然,妥協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有時候恰恰是錯誤的選擇。但決策者和政治人物必須公開、無所畏懼地研究妥協方案,將妥協方案和其他選項放在一起進行評估。妥協有時確實行不通,那時總統可以進行威脅甚至使用武力。但他們需要記住,即使是具有鋼鐵般意志的肯尼迪總統當年也找到了解決古巴導彈危機的妥協方案,而且這個妥協方案還奏效了。

古巴導彈危機始末
  1962101,美國情報機構警告,蘇聯可能已經在古巴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
  4日,運載首批核彈頭的蘇聯貨船抵達古巴。
  9日,美國方面出動戰機對古巴執行偵察任務。
  10日,美國拍到蘇聯貨船運載著核彈頭駛向古巴。
  14日,美軍一架U-2偵察機拍攝到了有關中程彈道導彈的照片。
  15日,美情報分析人員確認了古巴的2324個導彈發射場。
  16日,“驚爆13天”的第一天。美國總統肯尼迪迅速成立國家安全會議執委會。同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告知美駐蘇大使,蘇聯在古巴的活動僅僅是防禦性的。
  17日,美國在古巴發現了射程超過2200海裏的SS-5導彈。參謀長聯席會議提議對古巴實行空中打擊,而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則主張對古巴實施封鎖。
  20日,美國最終決定對古巴實施封鎖。肯尼迪對外宣稱感冒,取消了中期選舉的競選活動,專心處理危機。而此時蘇聯已在古巴部署了4萬軍隊。
  21日,封鎖古巴計劃敲定———美國將對靠近古巴的船隻進行檢查,如不配合將對其開火。
  22日,161架美國戰機進駐16個基地,每架戰機都裝備了核武器,這在歷史上實屬首次。蘇聯也下令加強戰備,抗擊敵人對古巴的入侵。19時,肯尼迪通過電視講話向全國宣佈對古巴實施封鎖。
  23日,美軍在古巴大薩瓜再次發現導彈發射場。肯尼迪寫信給赫魯曉夫,要求雙方保持克制和謹慎。
  24日,美軍進行了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動員。戰略空軍司令部選定了蘇聯境內的220個目標,一旦收到警報,它們將立刻遭到打擊。
  26日,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命令古巴防空力量向古巴上空的美國軍機開火。赫魯曉夫致信肯尼迪,表示如果美國不入侵古巴,莫斯科將從古巴撤走導彈。
  27日,駐古巴的蘇聯軍隊在沒有莫斯科允許的情況下擊落了一架U-2偵察機。赫魯曉夫提出,以蘇聯從古巴撤走核武器為條件換取美國撤走已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肯尼迪向赫魯曉夫傳達口信表示同意。
  28日,赫魯曉夫宣佈拆除導彈及導彈發射場,運回蘇聯。肯尼迪在收到消息後立即下令停止對古巴的空中偵察,並停止對蘇聯船隻採取進一步對抗措施。古巴導彈危機得以化解。(據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圖片集“10月的13天”編譯)(作者美國外交學會名譽會長萊斯利·蓋爾布)


(後援會按:內容普通,惟以四版介紹,仍屬突出,或可讓部分讀者好奇之餘,增加日後關注與理解古巴在內的拉美國家之發展)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