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古巴通訊(205) 有關Che的影音作品兩種及Che著作三種 即將在台出版與放映;【切-28歲的革命】【切-39歲的告別信】劇照多幀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205期通訊,2009年8月30日。

 
 ... 10
 

面對拖拉機短缺問題﹐古巴將利用耕牛促進糧食生產和能源節約。

報道說﹐耕牛利用計劃的實施將持續到2012年﹐其中包括生產和制作使用耕牛所需要的用具﹐對農民進行使用耕牛的培訓等。在古巴中部的維亞克拉拉省﹐各市都設立了牲畜馴養中心﹐以對耕牛進行使用前的馴養和生產套具。

報道說﹐由于古巴政府實施允許農民承包閑置土地的做法﹐在150萬公頃閑置土地中﹐39%已被農民承包。在這種情況下﹐對耕牛的需求進一步增加。據古巴農業部統計﹐到今年5月底﹐全國擁有26﹒5萬頭牲畜﹐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已將農業生產作為關系國家安全的首要目標﹐增加糧食生產減少進口已成為政府的重要任務﹐因為古巴2008年糧食進口額已達28億美元。


中國時報2009 8 25 3/5版談有關Che的影音作品兩種及Che著作三種

 
切最後生命紀實 玻國日記揭祕
2009-08-2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革命英雄切.格瓦拉早成為傳奇的印記,除了象徵永不妥協的革命精神,更成了一代代年輕人心目中的反叛標誌。今年八、九月間,切的重要著作《古巴革命紀實》、《玻利維亞日記》首次在台出版,加上大導演索德柏執導《切 28歲的革命》、《切 39歲的告別信》上映,將是難得一次對切的全面介紹。



     切一九二八年生於阿根廷上流家庭,原本他打算繼承父業,進入醫學院就讀,但一趟遊歷南美洲的摩托車之旅,啟蒙了他的人道思想,他決定投入古巴解放游擊軍,與卡斯楚並肩作戰,革命成功後出任古巴官職。



     書與電影齊出 革命英雄刮旋風
        
        這次出版的《古巴革命紀實》為切的女兒亞蕾伊達.格瓦拉審定的增修版本,切寫的是一九五六年到五九年他參與古巴革命的歷程。



     在切優美的筆調下,讀者彷彿與他一同走進樹枝橫倒、山路縱橫的叢林中,身上背著戰備,小心翼翼不讓腳下發出一點聲響。他在文中分析戰事發展,紀錄與隊友之間的討論爭辯,也有許多抒情篇章。例如有篇描寫跟隨隊伍的小狗仔不停嗚嗚叫,他下令將牠絞死。「事後,大家陷入一片沉默,內心卻湧現一股悸動…那隻被處死的小狗仔,正透過那雙溫馴的眼睛,控訴著我們的罪行。」


 
一九六五年,切為了繼續實踐解放工農階級的信念,告別卡斯楚、家人與職位,先到剛果組織解放游擊隊,又到玻利維亞,展開人生最後一段寂寞的戰鬥旅程。



     貫徹解放理想 他踏上玻國旅程



     《玻利維亞日記》便紀錄他一九六六年十一月至隔年十月七日,在玻利維亞山區游擊作戰的點滴。筆調平和低沉,充滿批評反省。有時他以「平安無事的一天」開場,有時則寫「一齣悲喜劇拉開今天的序幕…」他在書中提到人力資源匱乏、與玻利維亞共產黨的不和,以及他的氣喘惡化等。



     切多次預知可能被擄獲,卻無死亡的膽怯,被捕前一天的日記中寫著:「情況不複雜,還頗有田園味道…」兩天後,他被玻利維亞軍隊槍決,死於叢林中。



     卡斯楚萬言序 為老戰友記一筆



     這本日記成了他生命最後的見證。據說當年玻國軍方發現這本日記後,祕密存放軍情局的保險箱內。後來內政部長偷偷影印送出給卡斯楚,經判定無偽後,一九六八年在古巴出版,卡斯楚還為老戰友寫了長達一萬字的序言。這本書被譯為多國語言,一再再版。



     翻譯《玻利維亞日記》的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教授陳小雀,曾在二○○七年舉辦「切.格瓦拉逝世四十周年紀念論壇」時說:「我想重新解讀切,給他文學家的地位!」雖然切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但閱讀他的著作後,不禁為他的文學風采折服。


硬漢作家 隨手抄寫詩與小說
2009-08-2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身為叢林游擊戰中出生入死的戰將,切.格瓦拉的血液裡,同時流著浪漫的作家因子。奉獻給革命的短短卅九歲生命中,他留下大量的隨筆、日記和書信,已出版的包括紀錄青春時代美洲之旅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整理戰時點滴寫成的《古巴革命實錄》、《剛果革命實錄》,以及記載到人生最後一夜的《玻利維亞日記》等。



     在玻利維亞組織游擊戰時,下一秒就要挺起槍向前衝,切的懷裡還抱著一本綠色筆記本,在深夜的營地裡一筆一劃手抄詩歌,後來出版成抄寫六十九首西語詩篇的《切的綠色筆記本》。他還留下許多未出版的詩和小說手稿,難怪許多人相信,如果沒投身革命,切將可能成為拉丁美洲傑出的作家。



     台灣過去曾出版的相關書籍,包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Che語錄》、卡斯楚所寫的《切.格瓦拉:卡斯楚回憶錄》,以及小說《切.格瓦拉之死》、傳記《切.格瓦拉畫傳》等。近日,台灣首度引進紀錄切革命生涯最重要的兩部著作《古巴革命紀實》、《玻利維亞日記》,讓讀者一窺革命偶像如詩般的理想情懷,十一月還將推出攝影文集《切.格瓦拉的影像與記憶》。


2009-08-25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去年適逢切.格瓦拉的八十冥誕,由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執導的切格瓦拉傳記電影去年引起矚目,他在片中談到切的理想,同時也提出質疑。而片中飾演切的德爾托羅(Benicio Del Toro)更因這部片子獲得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然而這部片長達四小時,片商將分成《切 廿八歲的革命》、《切 卅九歲的告別信》兩集同步上映。



     上集《切 廿八歲的革命》描述結束摩托車環遊南美之旅的切,以阿根廷人的身分參與古巴革命,帶領叛軍推翻舊政權。下集《切 卅九歲的告別信》描述切和卡斯楚理念不合,離開古巴繼續推動海外革命的理念,甚至遠赴剛果從事游擊戰,最後在玻利維亞被軍隊處決。



     這部影片仿紀錄片形式呈現,彩色畫面是切與人民為伍或從事戰鬥的情節,黑白畫面則是他接受美國媒體訪問及演說的情形。片中切時而展卷溫書、時而扛起迫擊炮攻占城池,在聯合國演說的畫面,更令人印象深刻。但這部片子不只是讚揚切的理想,也提出批判。他是反帝國主義的革命家,還是冷酷的劊子手?導演藉記者的犀利提問,要他對大規模處決異己的肅殺提出解釋。切的說法是,只要對國家及革命不利,都必須掃除。


     另外,美國導演布拉德利(Eduardo Montes-Bradley)拍攝了紀錄片《革命英雄切格瓦拉》,DVD即將在台發行。

卡斯楚23日照片,身體比以往好BBC 中文網 2009.8.23 /台灣時間 0824
卡斯楚與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交談
 
古巴國營媒體周日(23日)刊登了該國年邁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

的一張新照片。

照片中,卡斯楚看上去身體比以往好些。

這張發表在共青團報上的照片顯示,卡斯楚在與厄瓜多爾左翼總統拉斐爾·科雷亞進行交談。

卡斯楚身穿外色襯衣,而不是像他以往的照片中顯示的那件運動衫,而且看上去像是站在那裏。

本月早些時候進入83歲的卡斯楚自從2006年接受一次手術以來就沒有再公開露面。 他的弟弟勞爾·卡斯楚接管了他的多個職位。

【切-28歲的革命】 【切-39歲的告別信】劇照集錦(1
 
 
檔期 2009911 發行 傳影互動
 
【切-28歲的革命】 【切-39歲的告別信】劇情簡介

1955年,「摩托車之旅」後,出身阿根廷,具有醫學背景,對革命充滿熱情的恩奈斯多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在墨西哥城與準備策動古巴革命的卡斯楚宿命性地相遇,也開啟了近代革命史上最令人動容的一頁。

 19561125日,搭載包括格瓦拉和卡斯楚在內,一共82名武裝人員的「格瑪拉號」遊艇從墨西哥海岸的圖克斯班出發,在驚濤駭浪中航向古巴。甫一登陸,這支名為「七二六運動」的游擊隊便遭到親美政權「巴蒂斯塔」政府軍強力鎮壓,同行僅12人倖存。那一年,「切」才28歲。

殘餘的部隊在馬埃斯特臘山中安頓下來,並獲得當地農民、工人的支持,勢力逐日壯大。而格瓦拉卓越的勇氣與軍事才能漸漸獲得卡斯楚賞識,成為他最倚重的親信與伙伴。19561227日,革命軍已掌握幅員達8000平方公里的廣大土地,以及50萬人民的支持,與政府軍的總決戰即將展開!

195912,由格瓦拉及卡斯楚所率領的革命軍成功佔領首都哈瓦那,親美的巴蒂斯塔流亡出走,古巴共和國宣布成立。這個消息震撼了全世界。

而後,儘管在新政府內陸續擔任央行總裁、工業部長等要職,並於1962年代表古巴參與第19次聯合國大會,格瓦拉卻在與蘇聯關係、援助第三世界革命等諸多問題上開始與卡斯楚產生無可彌補的歧異。

….保持革命者的完美形象,我只能選擇戰鬥,選擇一個鳳凰涅盤式的壯美結局」格瓦拉說。19654月,他放棄古巴公民身份,秘密飛往非洲剛果,貫徹世界革命的終極夢想!「冒著可能被認為荒謬的危險,讓我這樣說,真正的革命,一定是受到感受強烈的愛所指引。」- 恩奈斯多格瓦拉

【切-28歲的革命】 【切-39歲的告別信】劇照集錦(2

坎城、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索德柏 Steven Soderbergh 簡介
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1963114),美國著名導演、編劇。1989年其作品【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and Videotape)獲當年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從此揚威國際影壇。2001年其兩部作品【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以及【天人交戰】(Traffic)均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最後憑藉【天人交戰】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這在奧斯卡歷史上是第一次。
2008年,索德柏描繪傳奇英雄格瓦拉革命歷程的史詩之作【切】大放異彩,不僅入圍當年坎城影展競賽片,並將飾演格瓦拉絲絲入扣的男主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一舉推向影帝寶座。

歷年重要作品及得獎紀錄
1989
性、謊言、錄影帶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
日舞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2001
天人交戰
奧斯卡最佳導演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
奧斯卡最佳剪輯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金球獎最佳劇本
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
英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
英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
法國凱撒獎最佳外語片
2001
永不妥協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茱莉亞‧羅勃茲)
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茱莉亞‧羅勃茲)
英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茱莉亞‧羅勃茲)
2007

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坎城、柏林雙冠影帝
 
班尼西歐狄奧托羅 Benicio Del Toro 簡介
1967219生於波多黎各,父母親都是律師。母親過世後,父親帶其他家人移民至美國賓州。年輕時對戲劇演出及籃球都很有興趣,大學則在加州的聖地牙哥主修商學。但在修習了一門表演課後,班尼西歐內在的表演慾望就此被點燃,他決定棄學,陸續到洛杉磯和紐約拜師,鑽研表演之道,這些都是在瞞著父親的情況下偷偷進行。

【切-28歲的革命】 【切-39歲的告別信】劇照集錦(3
80年代,他爭取到幾次電視演出機會,最有名的就是在知名影集【邁阿密風雲】、以及NBC迷你影集【毒品戰爭】中插花。挑戰大螢幕的過程一開始並不十分順利。但在1989年,他卻獲選在007系列電影【殺人執照】中飾演反派主角,當年他才21歲。儘管【殺人執照】票房不佳,但這個「史上最年輕龐德壞蛋」的邪惡魅力卻為他建立高知名度。
默默耕耘數年後,他在布萊恩辛格執導的電影【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中飾演一名講話咕噥不清,背景神秘的黑幫份子,獲得專業影評和觀眾高度讚譽。這個角色也為他贏得當年獨立精神獎最佳男配角的肯定。1997年,他在電影【Excess Baggage】中首度擔綱男主角,偶像女星艾莉西雅席薇史東除了演出,還身兼監製之責,影評普遍認為,除了班尼西歐一貫精湛的演出,該片簡直一無可取。
1998
年,他與強尼戴普共同主演大導演泰瑞吉利安所執導的【賭城風情畫】(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為演出片中的毒蟲律師,班尼西歐刻意增重40,甚至在片場直接用菸燙傷自己,以求完全沈浸在角色的心理世界,但卻遭致演出「過於瘋狂」的嚴厲批評,令他倍感挫折。
2000
年是他的起飛之年。他先是參與朋友,同時也是【刺激驚爆點】編劇克里斯多夫麥昆執導新片【The Way of the Gun】的演出,而後又和史蒂芬索德柏合作,拍攝結構複雜、視覺風格強烈的新作【天人交戰】。隨著好評如狂潮般一波波席捲開來,【天人交戰】幾乎橫掃當年所有重要影展,並在2001年奧斯卡勇奪包括最佳導演、男配角、改編劇本、剪輯等四項大獎!他所飾演充滿強烈矛盾與內在衝突的墨西哥警察一角,絲毫沒有被其他大牌巨星的光芒所掩蓋,甚至被許多媒體譽為該年度最出色的螢幕表演!
幾週後,他與英國導演蓋瑞奇合作的風格之作【偷拐搶騙】(Snatch)上映,依然獲得壓倒性好評。隔年,他在西恩潘執導電影【誓死追緝令】(The Pledge)中的演出,則讓媒體拿他和詹姆斯狄恩、馬龍白蘭度相提並論,而他自己則開玩笑說自己常被媒體封為「「西班牙的布萊德彼特」。隨著名氣水漲船高,他也在當年被選為「全球最性感的50人」。
班尼西歐多變、深沈、內斂的演技已成功擄獲全球影迷,尤其喜愛他扮演「冷酷黑道」這種類型強烈的角色。
而他與索德柏合作,長達四小時的英雄史詩【CHE】更演活了格瓦拉,這位至今仍對世界有著深遠影響的傳奇人物。台灣觀眾將能在20099月欣賞到班尼西歐這位坎城、柏林雙料影帝的精湛詮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