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28日台灣棒球隊教練吳祥木在哈瓦那與Fidel Castro合照

楊佳寧至台南吳祥木教練家,翻拍1984年吳教練與卡斯楚握手照片。

陳綺貞:古巴治安不錯,沒有豔遇。

她說很久以前就跟自己約定一定要去造訪哈瓦那,她回憶踏進這國度所看到的畫面,有很多感觸:哈瓦那街上沒有手機、沒有便利商店、沒有Facebook。

高雄議員吳益政送月曆,嚮往古巴樂觀、維護環境、悠然生活。

2013年「吳益政特色月曆」循例要送給大家100份,主題是「2013 Free Cuba自由古巴」。為何選擇古巴?吳益政承繼10年前最原始的初衷,將考察的成果,和民眾分享;為何選擇古巴?因為去了古巴!十載的歲月,十載的歷練,十載的感知,都在此份「2013 Free Cuba自由古巴」。

哈瓦那:霓虹燈之城半世紀後重煥昔日光彩

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有一位古巴藝術家將城市古早的霓虹燈管重新安裝了回去,點亮了哈瓦那街景,並以此來慶祝這座城市的第500個生日。過去3年裏,藝術家洛佩茲(Kadir López)苦心孤詣,一一尋求城市復古招牌的拯救方式和修復的門道。這是他的藝術項目「哈瓦那霓虹燈光+燈牌」的一部分內容。截至目前,洛佩茲的團隊已經修復了50餘塊霓虹燈招牌,讓它們重現了舊日的風采。4月,洛佩茲還重新開放了40多年前的哈瓦著名的雷克斯電影院(Rex Cinema),並將之重新起名為雷克斯霓虹中心(REX Neon Center)。

日本記者吉田沙由里移居古巴,窗口賣可麗餅賣到開餐廳

出生於東京的吉田沙由里(Yoshida Sayuri),過去曾是一名記者。她笑稱,自己不喜歡烹飪,過去忙於工作,也鮮少下廚。搬來古巴、買了一間小房子後,她想利用這間房子開始自己的小生意;看著隨處可見的牛奶和蛋,決定來做可麗餅。當時沒有提供座位,只透過廚房的窗戶販售,以女兒的名字「Sayu」做為店名。

總網頁瀏覽量

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古巴通訊(68) 古巴電影季,即將在英國上場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68期通訊,2008年3月31日。


各位朋友, 三則消息,如後,請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英國布萊頓大學、伯明罕圖書館劇場先後舉辦當代古巴影展,即日起至413Brighton University五至七月,古巴電影季將在Birmingham Library Theatre舉行。詳見  http://www.cuba-solidarity.org.uk/events_list.asp
二,合眾國際社UPI華盛頓331電:白宮決定投入額外資金4570萬美元,在邁阿密反卡斯楚傳統社團之外,再贊助願意促進古巴民主化的團體。
三,英國姊妹會Cuba Solidarity Campaign 今年春天成功地在英國許多工會推進會務,增進英國人對於古巴的瞭解,詳見:http://www.cuba-solidarity.org.uk/news.asp?ItemID=1285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古巴通訊(67B) 古巴爵士鋼琴家為您演奏8分鐘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六十七期通訊,2008年3月29日。



各位朋友,

 

1. BBC音樂節目,請聽:

In The Ticket this week, an exclusive performance from Cuban jazz pianist Omar Sosa whose eclectic range includes everything from cha cha cha to hip hop and Yoruba chants.

 


 

2. 古巴政府今日宣布,即將許可國民自由持用手機。

 

古巴通訊(67) 古巴爵士鋼琴家為您演奏8分鐘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67期通訊,2008年3月29日。


各位朋友,

1. BBC音樂節目,請聽:
In The Ticket this week, an exclusive performance from Cuban jazz pianist Omar Sosa whose eclectic range includes everything from cha cha cha to hip hop and Yoruba chants.

Listen 8 mins

 
2. 古巴政府今日宣布,即將許可國民自由持用手機。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古巴通訊(66) 馬英九(講演標題)-- 「別讓台灣古巴化」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66期通訊,2008年3月25日。


後援會朋友好,會友轉來馬先生2007年在其他場合對於古巴的不公正消費,如後,請參考。


一、亞洲週刊撰文: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

另外,我还想要提一个经济对外开放的反例,那就是远在中美洲的古巴。一九八零年代末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古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五年间GDP竟跌了百分之三十五。古巴虽然在九十年代初期就采取了经济改革政策,但由于不能跟外界接轨,十多年以来,古巴的经济发展依然相当困难。直至目前为止,古巴经济尚未恢复到一九八九年的水准。个人所得只有三千九百美元。称之为"国困民穷",并无不当。

(後援會:馬英九居然不知道是美國封鎖古巴?)



二、馬英九部落格:中原大學演講   別讓台灣古巴化(2007.5.18之五)


別讓台灣古巴化(2007.5.18之五)
馬英九口述,羅智強整理
2007.5.18於桃園埔心農場

晚上我們來到中原大學,我應邀以「台灣古巴化-談台灣競爭力與藍海策略」為題,向中原大學EMBA/MBA學生,發表演講。

我先在引言中,把台灣目前的處向在場的同學報告,我告訴大家,過去七年,在民進黨政府的領導下,台灣政治不斷內耗,使得我們的經濟幾乎處在原地踏步,別的國家卻都在動。像美國,平均每人所得七年間增加了一萬美元,南韓增加了七千,新加坡增加了六千,香港增加了三千美元;台灣呢,只增加了一千一百,而且絕大多數集中在高所得的人,一般老百姓薪水不但沒有調整,還要擔心失業的問題。我也談到,最近美國已與韓國簽了自由貿易協定,估計每年影響台灣產值會達到二十億美元。幾年以後,等到東協加三成型,台灣受到的打擊會更大,甚至有人擔心,台灣會被完全孤立,就像在美洲的古巴一樣。

古巴化的危機之源:政府的三不定

會出現古巴化的危機,與政府的態度有關,我將原因歸納為民進黨政府的「三不定」。

一不定:政治不安定。今年三月,民進黨政府提出「四要一沒有」,使得股市大跌兩百八十五點,後來又忙著把國營事業改名,拆中正紀念堂的圍牆,可以說是「爭議在那裡,政策就到那裡」,成為政治上的亂源;這就是「政治不安定」。

二不定:政府不穩定。經濟部、財政部七年換了六位部長,閣揆也換了五位,最近蘇貞昌辭職,用回頭任命張俊雄擔任閣揆,七年內等於用了六位行政院長,不重視專業、不重視倫理,把官員任免當兒戲,這就是「政府不穩定」。

三不定:政策不確定。我們也看到,七年以來政府政策經常反覆不定,像片面宣布停建核四,造成重大損失,2000年競選時承諾要三通,沒有落實,最近面臨選舉,從總統到行政院七年來不做的事,現在又全部出籠變成選舉支票。這些事情一再再發生,顯示出「政策的不確定」。

壯大台灣、結合東亞、布局全球

接著,不能只是批評民進黨政府的做法,我也向在場的同學提出我的規劃的願景。我告訴大家,國民黨雖然不如民進黨會選舉,但對比兩黨過去執政的成績,國民黨比民進黨會治國,這是大家公認的。我向大家保證,政黨輪替之日,就是經濟再興之時,2008年以後,每年經濟成長超過百分之六,到了2012年,每人平均所得超過兩萬美元,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三以下。

當然,這個宏觀的經濟目標要達到,必須要有具體的策略。我所要採取的經濟策略可以用十二個字來形容,就是「壯大台灣、結合東亞、布局全球」。

建設一個自由、開放、包容的社會

首先在人才技術面,除了培養國內人才以外,也要提供更具包容性、國際化的生活環境吸引全球的資金與人才以壯大台灣,這其中「包容性」的人文環境的建立尤其重要,西歐在近代初期,曾就發生思想保守、對新思潮抗拒的地區,人才外流到包容性大、容易接受新觀念的地區,例如英國。我告訴在場同學,如果我們執政機會,一定會終結內耗,把台灣建設成一個自由、開放、包容的社會,配合我們的好山好水,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人都願意到台灣來投資,協助我們提升技術水準,確保產業競爭力;這是我們壯大台灣實力必須走的路。

排除中國大陸的「全球化」?

此外,我也重述我曾在許多場合不斷提到的政策,包括,用雙黃金航圈打造雙中心(台商的全球營運中心、外商的亞太營運中心)。要知道世界是平的,外商像美國、日本、歐洲、韓國企業,都在全球積極活動,我們要全球化,不能不與他們結盟。台灣是全球的一環,美國也是,日本也是,東亞都是,大陸當然也是。曾經有一位外商朋友告訴我,台灣的全球化邏輯中,是排除大陸的,這一點可說是一針見血。中國大陸對台灣來說,是威脅,也是機會,不能因為逃避威脅,就自己把自己邊緣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身處東亞,最好的方法就是和東亞經濟結合,然後進軍全球。

事實上,目前企業界最感困擾的,就是和大陸的經貿互動這塊。政府應該要改變思維,讓企業到大陸投資,成為「原則開放、例外管制」。資金其實大家都不缺,真正重要的是技術;我們認為,只要企業在台灣投資於研究發展,保存了關鍵技術,就應享有全球化的充分自由,不必受到限制。

向世界效法

而我也舉了一些外國的例子,例如在十七世紀,荷蘭是全世界最繁榮、最進步的國家。當時的英國駐荷蘭大使天普先生,曾經用這樣的話形容荷蘭的國力。他說:「荷蘭之富,不來自物產豐饒,而是第一來自製造,把其他國家的產品作改造和加值,第二來自作為全歐洲的營運中心,無論歐洲何地需要何物,都能找到供應的貨源,第三來自航運,作為全世界的航運中心。」

在現代,因為採取開放政策,而使國家能以地利之便,藉著與其他國家互動而國力大幅提昇的案例更多。英國是一個例子,號稱為「凱爾特之虎」(Celtic Tiger)的愛爾蘭更是如此。在改採開放策略之後,愛爾蘭的平均每人所得從1996年的兩萬美元,十年上升到五萬兩千美元,超過美國和英國。
愛爾蘭行,台灣也行。有了自由化、開放化、全球化,台灣企業一定可以結合東亞各國的力量,在全球展現身手。台商的柔性競爭力,將造就台灣總體經濟的剛性成長力。


劫機犯的笑話

當然,中間也不全是嚴肅的經濟問題分析,我也會穿插一些笑話。例如,多年前,美國和古巴的關係交惡的結果。使得有一陣子,美國的被劫的飛機都會飛往哈瓦那,由於劫機者實在太多,古巴還特別蓋了一棟大樓收容劫機者,那棟大樓被戲稱為「哈瓦那希爾頓大樓」。

有一個笑話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有一天一架飛往邁阿密的飛機遭到劫持,劫機者拿槍指著駕駛大聲地說:「我命令你飛往邁阿密!」
駕駛一臉困惑地說:「這班飛機就是飛往邁阿密啊!」

劫機者目露凶光,用槍敲了一下駕駛的頭,對著駕駛說:「你別想騙我,這班飛機我搭了三次,都在哈瓦那降落!」
現場也爆出了一陣笑聲。

演講結束後,我一方面和同學們座談,有些同學為我的單車行加油打氣,有些同學則為我的台北市政績抱不平,他建議我除了默默做事外,還是要宣傳包裝,他擔心這年頭默默做事不說話的人會吃虧。另一方面我也接受2100全民開講李濤先生的邀約,現場連線接受棚內主持人的提問,也讓同學們的聲音和我的回答,同步分享給電視機前面的觀眾。

溫馨惜別,互道珍重

晚上回到埔心農場,我特別邀請車友、工作同仁和一路相陪的媒體朋友,辦了一場簡單卻濃情滿滿的「惜別晚會」,雨後的埔心,格外沁涼,大家吃著水果,喝著熱茶,我也一一感謝所有的好朋友,聊到將近午夜,大家就在溫馨的氣氛下,在夜神的祝福下,互道珍重晚安。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古巴通訊(65) 台-英政治人物消費古巴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65期通訊,2008年3月22日。


後援會朋友好,現在是322下午四點一刻,大選投票刚落幕,各投票所
即將計票。後援会特將最近一個月,古巴與台灣与美國大選,以及英国产生的意外連結,記錄如後,請您參考。古巴被不公正地消费了。
最後另附一則新書書訊,台灣媒體近一個月對古巴的報導,以及後援會朋友在古巴行走2個月途中所拍攝一幅照片與圖說。

一、 中山大學教授郭峰淵轉述,稱『二○○八年三月十六日馬英九在演講時說,這次總統選舉若沒選對人,台灣「會變成古巴!」(自由時報,2008.3.18A15;郭文的標題則說,「國民黨勝選=古巴+西藏」)

二、BBC World Service200822223日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候選人Hilary Clinton說,如果Obama(另一位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出線,會跟古巴交好…云云。英國保守黨則嘲笑工黨政府,指其如同古巴社會主義的手段,居然把北岩銀行(英國第六大,因受美國次級房貸波及而破產)暫時收歸國有。

三、中國時報今(322)日頭版及三版,兩次提及馬英九說,他選勝,才能
「讓台灣成為東方的瑞士,而不是東方的古巴」。

四、卡斯楚口述歷史上個月出版:法國世界報訪談100小時

BIOGRAPHY Fidel Castro: My Life, A Spoken Autobiography by Fidel Castro and Ignacio Ramonet (Scribner, $40, 724 pp.)

2008.3.10出版的今周刊翻译美国Business Week文章,含照片共4页,PP.138-141

强人之後
古巴经济
加速起飞

五、立报附编的新国际雙周刊,2008.3.7,以及21 以古巴为主题,共八版。


六、中央社月刊「新聞大舞台」3月號,頁84-85,「古巴的代名詞還是卡斯楚此卡非彼卡」

七、亞洲週刊2008.3.941,「卡斯特羅的絕響與震盪」

八、古巴街景之一:What is Revolution?
(後援會朋友2008年年初拍攝於古巴)

 
上圖右側西班牙文英譯如後:

What is Revolution?
"Revolution is: the sense of the historical moment;
to change everything that should be changed;
full equality and liberty; to be treated
and treat others as human beings;
to emancipate ourselves
with our own struggle;
to challenge the powerful forces dominant inside
and out of our social and national domain;
to defend values the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worth any sacrifice;
it is modesty, disinterestedness, altruism, solidarity and heroism;
to fight with audacity, intelligence and realism;
to never lie or violate ethical principles;
it is the profound conviction that there is no force in the world
capable of stopping that force of the truth and ideas.
Revolution is unity and independence,
it is to fight for our dreams of justice for Cuba and for the world,
which is the basis for our patriotism, our socialism and our
internationalism."

2008年3月8日 星期六

新國際‧古巴專刊》台灣主流媒體裡的古巴

文◎郭力昕

古巴領導人卡斯楚上個月宣布退位,由他的弟弟勞爾接任總統。這個重要的決定,各國媒體都有顯著的報導與評論,台灣亦不例外,雖然台灣主流媒體長久以來對古巴的相關報導少得可憐。

報導淺薄,觀點保守

籌備成立「台灣古巴後援會」的主要推動者、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於上個月26日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版發表了一篇投書文章〈台灣人,古巴需要你〉,以大量的重要數據為基礎,描述了古巴1959年的社會主義革命以來,在美國至今未歇的近半個世紀的經濟禁運與封鎖、和系統性支助對卡斯楚政權進行政治顛覆的各類壓迫下,依然努力獲得的足以傲世的多方面成就。香港記者張翠容,也曾根據其第一手的採訪和觀察經驗,和具有較為同情之理解的視角,以投書方式在主流媒體反駁過一些主流媒體關於古巴的淺薄報導與評論。

類似觀點的文章出現在台灣主流媒體上,雖然不是絕無僅有,但也非常少見。台灣的主流媒體(當然主要是報紙媒體――台灣的電視媒體對非西方世界之國際新聞的漠視,則更不必提),長久以來對古巴,或說整個亞、非、拉美的政治、社會或文化事件,既沒有太大興趣,報導時也常帶著成見、或內化了的西方觀點。中國時報在去年初做了一個古巴的專題報導,因為其中對古巴的成見式觀看、與近乎觀光客式的片面報導,引發了一些在報紙媒體和網路上的批評與筆戰。但是,這種習慣性地以美國/西方新自由主義觀點出發,去歷史脈絡地談論古巴經濟、人權、民主的說法,卻是台灣主流媒體和主流文化界一向的態度。

最近一些的例子,是去年底一場「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你所不知道的古巴」座談會,由中時國際新聞版的主筆郭崇倫主講、並由主辦單位安排放映一部來自荷蘭VPRO電視台的紀錄片《卡斯楚之後》(Cuba after Castro)。我沒有參加這場座談,無法對討論的內容置評,但這部影片我看過,它是完全站在美國邁阿密那些逃離古巴的右翼財團、軍人、地主等人的立場,談論卡斯楚政權與古巴「人民」的影片,甚至不在乎一丁點的觀點上的平衡採訪。為何在台灣社會談論古巴問題,總是要以這樣的觀點和立場為之?如果播放影片代表一種觀點,為何不安排一個相對觀點的關於古巴的影片?若以這個影片做為討論的基礎,則這場座談會稱之為「你所一直被(保守觀點)告知的古巴」,似乎還比較合適些。

重新認識、評價古巴經驗

當然,台灣過去是個反共政權,對左翼與社會主義立場的社會,帶有敵意與曲解的心態,影響至今,仍是一個因素。但是,今日資訊已經充分開放,言論民主化的過程,也使知識圈應該可以擁有更為開闊的視野和問題意識;然而,一些我們以為應該是進步的知識份子或文化人,一碰到無法用西方之民主、自由表尺來度量的經驗,如古巴經驗,就忙不迭的對古巴這個國家進行嘲諷式的、去歷史脈絡的質疑與批評,並在這樣的批評裡,躲回自己在認識上的「安全位置」。

為什麼我們不敢承認自己的無知與偏見,然後虛心一點地從更包容、更開闊的歷史視野、與殘酷的國際政治現實,來重新認識、評價古巴經驗?一些自認為進步、甚至左翼的批評者,如果不是「魚子醬左派」的話,應該會對古巴問題有著些同情的理解。今日的古巴當然有著諸種問題,有待思考與改革,甚至一些國際的左翼刊物與評論,也不客氣的對卡斯楚政權提出批評。我們當然無須對古巴革命或卡斯楚,帶有浪漫幻想式的同情或崇拜;但只要對古巴如何在美國這個流氓霸權下能尊嚴地殘喘至今、有一些起碼的理解與分辨,就應該對這個堅持實驗人類趨向理想精神的社會,有著同情與敬意。

對古巴的認識或論述能力,檢驗著台灣社會面對國際的封閉 / 開放程度,或它受到西方價值之滲透的程度。在台灣被國際社會排除、也如是「安然地」自外於國際社會的某種普遍狀態下,如何展開對古巴社會的深刻認識,並以民間力量對這個社會做任何形式的支援,也許特別值得我們盡一份力。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古巴通訊(64) 兄弟傳承 你所不知道的古巴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64期通訊,2008年3月3日。


兄弟傳承 你所不知道的古巴

中國時報 2008.03.03
陸以正

(後援會按:陸先生年齡與Fidel相當,亦多時論,至若訾評範圍深淺與進步水準,似仍遜幾籌)
上星期的國際大事,是82歲的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因病退休,古巴國民議會以起立鼓掌方式,通過由他的胞弟繼任。這位224才宣誓就職的總統全名叫Raul Modesto Castro Ruz
在此我必須指出:自從中央通訊社影響力衰退,行之多年的統一譯名委員會消失,各報與電視台的外國人譯名五花八門,令讀者與觀眾莫知所從。媒體編譯組人員多半只懂英文,又忙得很少去聽CNN報新聞時怎麼唸,因此錯將Raul譯作「勞爾」。美國多得是拉丁裔人,大家都知道此字應分兩個音節Ra-ul,而重音在後面,應讀作「拉烏爾」才正確。正如他哥哥的名字Fi-del(菲戴爾),重音也在後面一樣。
拉烏爾今年76歲,1976年起就是第一副總統。古巴的憲法很奇怪,副總統有6位之多,不知是否怕萬一美國打來,炸掉首都哈瓦那的總統宮,總還剩下幾位副總統可繼續領導抵抗。
20067月,卡斯楚已因病體不勝煩劇,提請國民議會通過,依照憲法第94條,由拉烏爾代理國務會議主席職務,他已經做了2年,這次只是真除而已。
美國CIA有人堅稱拉烏爾與菲戴爾同母而不同父,那是惡意的謠言。卡斯楚的父母共生34女,菲戴爾自幼聰穎,成績優異,好出風頭;而拉烏爾成績平平,性格內向,沈默寡言。但他的革命精神不輸乃兄,高中時就加入共產黨外圍的社會主義青年團。
1953年,兄弟兩人因參與攻打軍營失敗,坐了22個月的牢。期滿獲釋後逃往墨西哥,是拉烏爾先結識切.格瓦拉(Che Guevara),把他介紹給哥哥菲戴爾。CIA說拉烏爾此時也與前蘇聯特務Nilolai Leonov搭上線,則確有其事。1956年,他們兄弟乘條名為「Granma」的破輪船意圖回國打游擊未成,因此革命成功後,古巴共產黨的機關報以「Granma」為名,作為紀念。
當時古巴總統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貪汙腐敗,遭人民唾棄。菲戴爾.卡斯楚在海外組織義軍,登陸後勢如破竹。拉烏爾率領的一支在東方省(Oriente)立下戰功,贏得「commandante」的名號。當時游擊隊並無官階,這已是最高的榮譽,據說他對敵人毫無慈悲心,俘擄來的政府軍一概槍斃,不留活口。
很多人不知道,卡斯楚1959年革命成功時,打得還只是社會主義旗號,到1965年才改稱古巴共產黨。從那年起,拉烏爾就是古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二書記,兼國務會議副主席。但從執政開始,他就以「革命武裝部長」身分掌握軍權,領章上有4顆亮晶晶的星,替他老哥嚴防外力入侵。「豬玀灣」(Bay of Pigs)一役即是他的戰功。
兄弟兩人信仰共產主義的熱誠雖無二致,個性卻頗有差異。菲戴爾習於享受群眾的歡呼愛戴,在數萬人的運動場演說,一講就34個小時。拉烏爾則性格內向,謹慎保守,不喜歡出席群眾大會。他注意細節,處事務實,上星期據傳他已對財政部表示不滿,更有報導說他有意效法中共,逐漸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
卡斯楚執政60年,原本倚靠前蘇聯購買古巴盛產蔗糖的變相補貼。蘇聯垮台後自顧不暇,古巴經濟跌入谷底,公務員月薪僅合19美元(新台幣600元)。古巴政府因此將貨幣「Peso」分成「可兌換幣」(convertible)與不可兌換兩種,手持可兌換幣的人能進出觀光飯店,購買進口奢侈品,來源就是逃往美國「古巴船民」的僑匯。人民反感之深,已至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台灣沒有多少人瞭解古巴華僑社會的特色。加勒比海島國較少種族歧視,牙買加(Jamaica)曾有位姓何名才的,被英女王任命為總督。在古巴,種族融合更加徹底,古巴革命軍裏曾有過3位華人准將。
華人移民古巴,是19世紀因販賣黑奴激起世界公憤,各國不能再倚賴黑人勞工。古巴的西班牙殖民政府為栽種甘蔗需要,從中國大量招收「契約勞工」總計135000餘人。這些人落戶娶了當地女子,所生子女雖自認為古巴人,卻也未忘本。他們的兒孫追隨古巴國父塞斯佩德斯(Carlos Manuel de Cespedes),參加了1868-98年間古巴的「卅年獨立戰爭」。哈瓦那市中心1931年就為他們建立了紀念碑,上面寫著:「他們中間沒有一個逃兵,也沒有一個叛徒。」

現仍在職的3位華裔將軍,一位姓蔡(Armando Choy),後來做過大使。一位姓徐(Gustavo Chui),曾遠征非洲安哥拉、衣索比亞、和莫三比克,做過古巴駐安哥拉軍副參謀長。第三位姓王(Moises Siu Wong),後為「中古友好協會」會長。3人都已年逾70,退享餘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