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古巴通訊(210) 古巴推動為期45天的公開討論與辯駁,由工會、社區組織、各級中小學及大學與共產黨基層就改革熱烈進行,希望克服科層官僚組織的惰性。重要課題之一是農業改革所涉及的六九萬公頃農地放由八萬兩千鄉村農戶承包的細節;網路上的切.格瓦拉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210期通訊,2009年9月28日。

  


妻小成群 卡斯楚不能說的秘密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
 2009.09.28等四則
 
前古巴領導人卡斯楚以革命及反美為世人所知,然而他的婚姻和家庭始終神秘。一本即將出版的新書大膽挑戰這個問題,揭露他妻妾眾多、兒女成群外,還刻劃他女人緣極佳的過往生活。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曾為「浮華世界」於1993年訪問卡斯楚的記者安‧路易絲‧巴達克,將出版新書「沒有卡斯楚以後」(Without Fidel),記敘這位古巴強人的生平。

巴達克曾問卡斯楚有幾個孩子,卡斯楚微笑答「差不多一個部落那麼多」。她深入調查後發現,包含妻妾及露水姻緣在內,至少有7名女人為他生下11個孩子。


外界較為熟知的是,卡斯楚和第一任妻子瑪塔.狄亞玆-巴拉特育有一子,生於1949年的小費代爾。卡斯楚曾表示和妲莉亞‧索托‧德瓦耶於1980年秘密結婚,德瓦耶為他生了5個兒子,鮮少曝光,直到2003年才首度在古巴電視上出現。

巴達克調查後發現,1956年有3名女子各為卡斯楚生下一名子女,1960年代多了個兒子,母不詳。一名古巴情報人員說,卡斯楚還有一個兒子於1970年出生。

83歲的卡斯楚,年輕時外型不俗,性格奔放。他和切.格瓦拉成立革命組織,1959年建立共產政權,瀟灑形象吸引許多愛慕者。不論是1950年代打游擊戰時、革命成功進軍哈瓦那或訪美期間,所到之處皆有女孩跟隨,甚至主動獻身。

強人也多情 卡斯楚的5段情 2006/08/19 聯合晚報】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卡斯楚是全球在位最久的國家元首,有關他的私生活卻被古巴當局列為禁忌,大部分古巴人甚至不知道他妻子的名字叫妲莉亞,連兩人是否結婚都無法確定。

眼尖的西方記者2004年在哈瓦那革命廣場上拍到她參加勞動節活動的照片,她戴著棒球帽和太陽眼鏡,坐在距卡斯楚不遠處,但古巴人並不知「第一夫人」近在咫尺,可見卡斯楚的私生活保密到家。

卡斯楚幾乎不讓妲莉亞公開露面,若有需要第一夫人的場合,就由弟弟勞爾的妻子代打。妲莉亞是金髮美女,原本是老師,卡斯楚在1961年一次掃除文盲活動中對她驚為天人。兩人年齡相差了十多歲,40多年來妲莉亞一直死心塌地的操持家務,甘於隱居幕後。

妲莉亞為卡斯楚生了五個兒子,五個兒子的名字都以A開頭,據說是為了紀念卡斯楚的父親安傑爾,但也有人說,是因為卡斯楚十分崇拜亞歷山大大帝的豐功偉業。

別看卡斯楚總是一身草綠軍服、一把大鬍子,好像是老粗,他可十分多情,一生中談過五段感情。在妲莉亞之前,他曾和哈瓦那名媛娜塔麗生下私生女艾麗娜,這女兒看不慣他的獨裁專政,1993年喬裝西班牙觀光客逃到邁阿密,主持廣播節目,經常批評卡斯楚陷人民於水深火熱。

卡斯楚的感情弱點讓他險些喪命,他曾和一名德國女子陷入情網,後來美國中央情報局徵召這名女子當刺客,命令她把毒藥摻入面霜中毒殺卡斯楚。據這名女刺客說,卡斯楚識破她的企圖,反而掏出手槍交給她,讓她動手。她終究手軟。

卡斯楚喜歡潛水,中情局曾計畫把炸藥暗藏在奇珍貝殼中,在他撿拾時引爆,或在他的潛水衣放置細菌。而卡斯楚喜歡抽雪茄,中情局曾計畫在他的雪茄裡下毒或製造雪茄炸彈。


卡斯楚私生女 天生反骨 2005-03-06/聯合報/A10/萬象
【本報記者李令儀】
向來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古巴總統卡斯楚,有個叛逃到美國的女兒。卡斯楚的私生女愛莉娜.費南德茲.芮維塔,是他八個子女中唯一的女兒,卻「天生反骨」,總是和老爸唱反調,她不參加任何共產黨聚會、拒絕遵父命學俄文,最後在卅八歲那年戴假髮喬裝西班牙旅客,持假護照出亡古巴,全世界都在冷眼旁觀卡斯楚的家變。

目前定居美國邁阿密的愛莉娜在一項專訪中表示,從小她就覺得古巴因為全面軍事化而愈來愈可憎,她雖然生為強人之女,卻很少感受到有什麼特權,反而時常活在監視和不安之中,外界期望她成為政治機器,而不是學校裡的神童。這種種不滿都是她選擇背井離鄉、叛離父親的原因。

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紀錄片「強人卡斯楚」中,愛莉娜回憶她那近卅年未曾交談的父親卡斯楚,及父母的不倫戀情。

愛莉娜的母親是古巴社交名媛納蒂.芮維塔,納蒂愛上卡斯楚時已是有夫之婦,丈夫是前程似錦的心臟科醫師費南德茲。費南德茲自始就知道小愛莉娜不是親生女兒,愛莉娜卻一直喊費南德茲爸爸,直到十歲那年她才知道,常在晚上到家裡來看她的那位大鬍子先生才是自己的生父。

卡斯楚自己也是私生子,他父親是富有的蔗糖商,卻看上家裡的女傭,生下卡斯楚。據稱,卡斯楚幾乎絕口不提他的身世。諷刺的是,在卡斯楚古巴革命成功後,他家的祖田成了第一批充公的土地,他母親大為震怒,一輩子不原諒兒子。

愛莉娜坦承,她剛得知自己是卡斯楚的女兒時,一度鬆了口氣,因為她「爸爸」費南德茲在革命後帶著同母異父的姊姊逃亡國外,被視為「寄生蟲」和叛徒,她慶幸自己不是叛徒的女兒。

但隨著年紀漸長,愛莉娜不以自己的強人父親為榮,她說,後來她有機會改姓認祖歸宗時,她卻決定不改,她也不曾告訴外人自己的父親是何許人。

愛莉娜說,卡斯楚的家庭關係很怪。

「他有兩個同年的兒子,他的嫡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有保鑣保護,也享盡特權。另一個兒子就沒有。我是他第三個孩子,也從沒有過保鑣。不過我受到一種很不一樣的保護。我們一直到很晚才和他其他五個孩子見面。」

如今四十九歲的愛莉娜已離開古巴十二年,她剛在美國得到政治庇護時,連開車都不會,她和女兒在哥倫布市的住處也家徒四壁。如今她已是獨當一面的廣播節目主持人,在電視台也有節目,持續在節目中關心自己家鄉的時政。忠實聽眾說,愛莉娜談起政治來會以較軟性的角度,但並不表示她只懂軟性的部分,許多聽眾開始或許只是受她的名氣吸引,之後卻因為她深入淺出的風格成為長期聽眾。

當被詢及是否會在「後卡斯楚」時代回到古巴,愛莉娜還不確定,偶爾她還會想起孩提時代父親陪她玩遊戲聊天的時光,但那已是塵封的往事,她自己都不願去想。


情色女詩人貝利 卡斯楚曾拜倒裙下  2002-11-17/聯合報/12/世界】

【編譯王麗娟/報導】
據倫敦星期泰晤士報報導,情色豔詩作家嬌坎妲‧貝利在她的回憶錄中說,她是多位世界政治領袖好逑的窈窕淑女,古巴頭目卡斯楚也曾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卡斯楚上下打量她後問:「這些年來桑定分子把你藏到哪兒去了?如何才能再見到妳。」當時貝利還是狂熱的「桑定」革命分子,對卡斯楚欣賞她的美貌喜不自勝,她說,卡斯楚的眼光令她心跳,對她而言,卡斯楚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

卡斯楚不是追求貝利的唯一政治領袖。巴拿馬強人陶瑞賀士「哈」她更露骨。在私人海邊別墅中,他告訴她:「我希望你能為我生個兒子。」

貝利原是尼加拉瓜「桑定」民族解放陣線狂熱分子,但她現在對「桑定」失望透頂,認為他們是一群喪失理想的肌肉男,且現今的「桑定」不再是國家進步的助力而是阻力。

在即將於本月上架的回憶錄「我骨子裡的國家」中,貝利還描述她和尼國革命領袖魯茲的一段情。為慶祝桑定勝利,兩人曾在前尼國總統蘇慕薩的會議桌下做愛,但不久魯茲即待她如「家中寵物」。貝利說,這些男人忘不了革命光環,要讓女性不受他們擺佈並非易事。

五十歲的貝利生於義大利上流家庭,她還是個獲得解放的妻子與母親,曾因寫詩頌揚革命可能帶來的自由而獲獎。早在「桑定」於一九七九年取得政權時,貝利即是他們的顧問與支持者。她還曾試圖遊說尼加拉瓜美女、滾石合唱團成員米克傑格的妻子碧安卡‧傑格佯裝被綁,以便向米克勒索贖金,殊不知滾石以小氣出名。

在被上了蘇慕薩安全部門的黑名單後,貝利離開尼國和兩名女兒。而無論她到何處,男人都成為她的「獵物」。卡斯楚邀她到他經常與情婦幽會的房子見面,兩人坐在「燈光柔和」的客廳中時,貝利提醒自己不斷找話題聊天,「只要話題不斷,我就是安全的」。

最後貝利全身而退。事後她詢問友人卡斯楚的男女關係,知道卡斯楚是調情高手,但不會明白示愛或霸王硬上弓。貝利附註說,卡斯楚是極具魅力的男人,要征服女人不難。


古巴推動為期45天的公開討論與辯駁,由工會、社區組織、各級中小學及大學與共產黨基層就改革熱烈進行,希望克服科層官僚組織的惰性。重要課題之一是農業改革所涉及的六九萬公頃農地放由八萬兩千鄉村農戶承包的細節。2009-9-20
Cuba Undertakes Reforms in Midst of Economic Crisis
Roger Burbach  -Global Alternatives -September 20, 2009
作者是《皮納區事件:國家恐怖主義與全球正義》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柏克來分校美洲研究中心主任,近日與Gregory Wilpert聯合撰寫《拉美社會主義的復興》之中。

Carlos picks me up with his dated Soviet-made Lada at the Jose Marti International Airport on a hot sweltering day in Havana. It’s been eight months since I’ve seen him, last January to be precise, when I came to the island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Cuban Revolution. “How’s it been?” I ask him as we begin the 20 minute drive to central Havana. With a scowl, he replies: “Not so good, nothing seems to get easier.” He goes on to say that foodstuffs are as difficult as ever to come by, necessitating long waits in line for rationed commodities.

I am not surprised, as I had been read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press that Cuba has been compelled to curtail its food imports. Hit by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spending by tourists dropped off while the price of nickel, Cuba’s main mineral export, fell by more than half. This meant that Cuba has no choice but to cut agricultural imports from its main supplier, the United States. Credit purchases are not an option, as the U.S. legislation in 2000, opening up agricultural sales to Cuba, requires immediate payment in hard currency.

To add to its woes, devastating hurricanes hit Cuba in 2008, decimating some of the country’s sugar plantations, as well as its production of vegetables and staple foods. The only bright light in the midst of this food crisis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s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under Raul Castro, who became acting president in July 2006. He officially assumed the presidency from his brother Fidel after a vote by the Cuban National Assembly in February 2008.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knowing how the distribution of 690,000 hectares of idle lands to 82,000 rural families, in process when I left Cuba in January, has affected the domestic supply of fresh produce. On my second day, I go to one of the open markets in Havana where I talk to Margarita, who is selling undersized tomatoes. She says they come from her father’s new farm. “We started cultivating tomatoes, as well as other vegetables,” she says. “We even hired workers, which is now allowed. But then, as the crops began to mature, we got very little water from the state-owned irrigation system.” Fearing the worst, I ask her if the state is discriminating against the new producers. “No” she says, “the wells and the irrigation system simply didn’t have any gas for the pumps.

Later in the day, I meet with Armando Nova, an agricultural economist at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Cuban Economy. I had also talked with him in January and he had then been optimistic about the coming year. I ask him what’s gone wrong and he says, “We’re caught between the effect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implementing the reforms.” He goes on to say that there has actually been an increase in fresh produ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but it is hardly noticeable in the markets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demand, a result of the drop in international imports.

As to the economic reforms, Nova says: “The top leadership around Raul is committed to a fundamental shake up of the economy, but change is slow because of bureaucratic obstacles.” The very process of distributing idle lands requires 13 steps of paper work submitted to different agencies. And while the government i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the new farmers with the inputs needed to start up production, many of them are not delivered because they are simply not available due to the economic crisis.

Nova’s view that reforms are inevitable is reinforced in a special report on the economy released by Inter Press Service (IPS), which is affiliated with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Relations: “There is an ever broadening consensus about the necessity of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ban economic model. …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future strategy should include non-state forms of property — not only in agriculture, but also i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The publication asserts, “Fifty years of socialism in Cuba have to be re-evaluated,” particularly 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the need to use market mechanisms.

To facilitate this transformation, the government is opening up a 45-day public discussion that includes union centers, schools, universitie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base of the Cuban Communist party. According to materials sent out to orientate the discussions, the participants should “not only identify problems, but also suggest solutions…The analysis ought to be objective, sincere, valiant, creative, … carried out in absolute liberty with respect for discrepant opinions.”

According to Orlando Cruz of the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whom I met at a conference in Havana on social movements, “socialism is to be re-founded in Cuba. We have to totally discard the Soviet model that so badly served us.” I ask whether Cuba will now move towards the Chinese model. Like others in Cuba i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I have asked the same question. He responds somewhat curtly: “We respect the Chinese model, but we have to follow our own process and history. China is a totally different country.” Cruz makes clear that there will be meaningful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Cuba: “We will not allow the formation of a petit-bourgeoisie to control or distort the process. We want to construct an authentic democratic socialism. It will be deeper and more participatory than that of the social democracies of Europe.”

I first went to Cuba in 1969 and have visited the country every decade since then. There have been many challenging moments in the revolution’s history, and now we are witnessing another one, as the country embarks on an endeavor to free the economy from the shackles of its bureaucracy. The fate of this move depends on the ability of society at the grass roots to exert a greater rol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f this effort succeeds, the Cuban revolution will be opening a new path for socialism in the 21st century.


(後援會按:姑且看看)
網路上的切.格瓦拉-2009-09-28 中國時報 【吳典蓉】

     看電影前朋友就警告我,不要在電影院睡著,果然,電影《切.格瓦拉》記錄片式的沉悶及壓迫感,一度讓我昏昏欲睡,但還是被感動了,只是,我不得不問自己,為何我們還要看格瓦拉的傳奇,或者,如果生長在這個時代,他會是怎樣的人?

     畢竟,當年貧困、充滿被剝削者的拉丁美洲,目前經濟成長不算差,有人形容是後冷戰時期成長最快的地區;而當年成功以游擊隊狠狠打擊美國的越南,早就轉向資本主義;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六十年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之後,今年夏天歐洲議會選舉,左派大敗,在資本主義最脆弱的時機,左派都找不到空間,共產黨或遊擊隊還有什麼出路?

     左派之所以大敗,其中一個原因是,德國、法國的中間偏右政黨,早已批上左派的外衣,大幅的增加社會福利及政府支出,和社會主義政黨幾無差別;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當全世界都出現「網路公民」時,我們還需要職業革命家嗎?

     就如同漢娜.鄂蘭說的,革命家從不生產革命,他們只是看準最佳時機,準備接受革命成果;也許,格瓦拉不斷的「輸出」革命,不只是為了拉丁美洲,也是為了保持革命的理想性。事實上,共產體制之所以難以為繼,被形容為二十世紀最錯誤的一場實驗,最主要的原因,不就是運動的成果被職業革命家掠奪嗎?

     只是,沒有了革命家的今天,若只剩下無動於衷的官僚、和既成現實的政經體制,誰來對抗不合理的事?看來,二十一世紀的「網路公民」已經擔負起這個任務,過去,心懷不平的人,必須戴著面具、拿著玫瑰或穿著紅色T恤,才能在街頭相認,但現代的網路公民,只要在網路上討論,就可以欣喜的發現,「原來你也在這裡」。

     在網路上,當然也有職業革命家,但更多是業餘運動者,平常,他們各有自己的人生要過,但是,偶爾在一棟被遺忘的古蹟旁、或是一棵奄奄一息的老樹旁,你會看見他們忙著搶救的身影;有時候,他們在深夜為八八水災災民發出求救訊號;有時候,在星空下,他們陪著廢墟中重生、非常稚嫩的學生運動者一起守夜,就好像小王子守護著他的玫瑰。

     這些網路上的業餘運動者,形成一個「百萬叛變」世界,只是,這是非常溫柔的叛變,他們不想將成果佔為己有。

     《切.格瓦拉》電影的最後一幕,格瓦拉回到載者古巴革命者的船上、沉思的看著海浪。我想,將來不會再有古巴革命了,但是格瓦拉永遠存在。


和平無國界”唱響在古巴  李牧   20090921
 
920,古巴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搖滾樂音樂會在首都哈瓦那舉行。盡管音樂會的主題是“和平無國界”,組織者還是收到了來自古巴流亡者的死亡威脅。

  在古巴舉行的第二屆“和平無國界”音樂會,召集了古巴、美國及拉丁美洲、歐洲等6個國家的14個著名歌手和搖滾樂隊。會議地點選在哈瓦那,興奮的觀眾在演出現場打出大幅的西班牙語“和平無國界”標語。這是一場成功地狂歡,演出者與觀眾同享音樂高峰狀態。

  這場大型音樂會的組織者,是一名居住在美國邁阿密的哥倫比亞歌手胡安內斯,邁阿密是反卡斯特羅的古巴流亡者大本營。這位獲得17個格萊美大獎的著名歌手,出於對溝通與交流的理解,於2008年組織了第一屆“和平無國界”音樂會,演出地點在連接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的西蒙·玻利瓦爾橋上。西蒙·玻利瓦爾是南美獨立戰爭的英雄,一個品格高潔的獨立戰士。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這兩個鄰國關系一直不協調,而且前者公開反美,后者是美國盟友。

  胡安內斯公開表示,舉辦“和平無國界”音樂會沒有任何政治意圖,只是希望借此建立一座通往和平的橋梁。他相信美國奧巴馬總統已經打開一扇大門,正為改善美國與古巴關系努力。

  組織者有良好的願望,但今天與古巴有關的一切,想避開意識形態是不可能的。音樂會舉行的革命廣場,是卡斯特羅舉行大規模集會發表演講的地方,美聯社強調這會讓參加者既愛又恨。BBC把音樂會在切·格瓦拉巨幅畫像下舉行,解讀為音樂會顯然得到古巴政府的支持。BBC的採編們又一次選擇性失明:他們不知道格瓦拉是很多搖滾歌星的偶像。

  今天的國際政治是高度娛樂化的。奧巴馬也被明確地扯進了古巴音樂會話題。美國一個西班牙語電視頻道在訪問奧巴馬總統時,提問“美國政府是否支持這場音樂會”,奧巴馬回答:“我要強調,美國政府並沒有發起這場音樂會。音樂會當然對古巴美國關系是無害的,不過我也不想過於夸大其正面意義。”

  微博正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又一個創造奇跡的產品,這一產品幾乎無所不在,古巴音樂會也躲不開。TWITTER上出現了威脅胡安內斯生命的信息。

  更嚴重地意識形態干擾來自古巴流亡者。早在一個月以前, 胡安內斯就收到來自美國的古巴流亡者的死亡恐嚇信。流亡者稱胡安內斯在幫助古巴現政權實現合法化——似乎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古巴現政權是個非法組織。

  美聯社將古巴指責奧巴馬並沒有真正結束經濟封鎖的新聞,直接與音樂會的報道揉合在一起。當然泛意識形態化的不僅僅是BBC、美聯社和邁阿密流亡者,古巴文化部長918召開記者會說:“音樂會的成功舉行,是對指責古巴進行法西斯文化統治的有力回擊。”

  胡安內斯稱,“音樂會就是音樂會,除了音樂,什麼也沒有。如果說有音樂以外的東西,那就是為包括古巴在內的拉丁美洲帶來和平傳遞。”胡安內斯是屬實的,哈瓦那革命廣場上瘋狂的歌手與幾十萬激情觀眾,掀起一股股音樂熱浪。

  和平無國界,唱響在古巴。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0086554.html

其他報導請見:

邁阿密古巴裔社群 抗議音樂會發起人

蘋果日報 ( 9/21/2009 2:43:02 PM +08:00 )

古巴政府和哥倫比亞籍歌手華內斯( Juanes)合辦的「和平無國界」音樂會,周日在首都夏灣拿革命廣場舉行, 100萬觀眾聚集觀賞15名來自6國的歌手和樂手演出。 旅居美國邁阿密的華內斯說,他組織這音樂會,是因為古巴過去半世紀「活在荒謬的意識形態戰爭中」,他相信美國... ﹝更多

「和平無國界」古巴開唱 逾50萬人參與

中央廣播電台 ( 9/21/2009 10:31:54 AM +08:00 )


超過50萬古巴人20日在哈瓦那參與「和平無國界」(Peace without Borders )演唱會,這場盛會由邁阿密發跡的哥倫比亞籍歌手胡安內斯演出。美國總統歐巴馬對此表示支持,流亡海外的古巴人則對此有許多批評。 數十萬歌迷撐著洋傘、頂著酷暑,在哈瓦那著名的革命... ﹝更多



數十萬人出席哈瓦那大型戶外音樂會

中時電子報 ( 9/21/2009 9:40:15 AM +08:00 )

估計超過50萬人參加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的大型戶外音樂會,這是1959年革命以來最大規模。 音樂會在革命廣場舉行,歌迷在烈日下出席,部份人認為,可以宣揚古巴追求和平及包容的訊息,大約15名拉丁美洲、西班牙和古巴歌手和樂手,參與音樂會。 較早前,籌辦音樂會的哥倫比亞... ﹝更多

古巴50萬人演唱會頌和平

香港新浪網 ( 9/21/2009 6:00:45 AM +08:00 )

【明報專訊】古巴周日晚(本港時間今早)破天荒舉行1959年革命以來最大型戶外流行音樂會,主題是和平與包容,15名來自拉美多國的頂尖歌星獻唱,料將有逾50萬觀眾。輿論認為這場歷史性演唱會,政治象徵意義極大。在美國的古巴流亡人士抨擊演唱會是向古巴共產政權獻媚,搞手... ﹝更多

為古巴而唱 音樂會因政治蒙塵(209期已經轉載)

中時電子報 ( 9/21/2009 5:09:04 AM +08:00 )

古巴首都哈瓦那廿日舉辦一九五九年共產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戶外音樂會,有數十萬人共襄盛舉。這場名為「和平無國界」(Peace without Borders)的音樂會,選在哈瓦那地標「革命廣場」舉行,觀眾可免費入場。 哥倫比亞籍的拉丁天王璜斯(Juanes),是這場盛會的幕後推手,他... ﹝更多

大批古巴歌迷等待入場觀賞戶外音樂會

香港電台 ( 9/21/2009 2:40:55 AM +08:00 )

古巴首都哈瓦那稍後舉行1959 年革命以來最大規模戶外音樂會, 預計幾十萬人到場欣賞。 音樂會在革命廣場舉行, 大批歌迷在烈日下等候入場, 部份年青人認為, 這是難得機會, 看到偶像歌手演出, 值得付出汗水。 這次音樂會的主題是和平和包容, 雲集大約15 名拉丁美洲、... ﹝更多

大型搖滾音樂會震撼哈瓦那(209期已經轉載)

BBC中文網 ( 9/21/2009 4:43:20 AM +08:00 )

成千上萬的歌迷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革命廣場觀看有來自世界數國的著名搖滾樂隊參加的大型音樂會。 這場名為"和平無國界"的音樂會是古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起露天音樂會。到場的許多人身上穿著象徵和平的白色衣裝。 來自拉丁美洲、西班牙和古巴的15支著名樂隊參加了演出。... ﹝更多

哈瓦那舉行“和平無國界”大型音樂會[組圖]

新華網 ( 9/21/2009 10:32:20 AM +08:00 )

9月20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的大型露天音樂會上,一名兒童被高高舉起。當天舉行的名為“和平無國界”大型的露天音樂會吸引了近百萬古巴民眾到現場觀看。多名著名歌手參加了演出,包括曾獲得格萊美獎的西班牙歌手米格爾·博塞和波多黎各歌手奧爾加·塔農以及古巴音樂人西爾... ﹝更多

古巴過百萬人出席和平演唱會

商業電台 ( 9/21/2009 9:03:13 AM +08:00 )

古巴舉行露天演唱會,宣揚和平,來自六個國家共十四名歌手參與,吸引過百萬人到場,評論認為,演唱會是少有機會,讓古巴人接觸外界。發起演唱會的哥倫比亞搖滾樂手華內斯表示,政治令人分化,但音樂就是所有人的共同語言,希望美國等多個地區的人,明白將憎恨轉化成愛的... ﹝更多

和平無國界大型搖滾音樂會 震撼哈瓦那

中央廣播電台 ( 9/21/2009 5:45:46 AM +08:00 )

超過50萬古巴人20日在哈瓦那參與「和平無國界」(Peace without Borders )演唱會,這場盛會由邁阿密發跡的哥倫比亞籍歌手胡安內斯演出。(AFP)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0日報導,成千上萬的歌迷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革命廣場,觀看著名搖滾樂隊參與的大型音樂會。... ﹝更多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