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古巴通訊(503) 88歲的老卡親筆簽名 致贈回憶錄《戰略勝利》給8歲的粉絲曼德茲(Marlon Mendez)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503期通訊,2014年8月29日。

2014年8月29日古巴通訊503期

老卡日前親筆簽名的回憶錄《戰略勝利》,寫著「給我的好朋友馬龍曼德茲」。曼德茲(Marlon Mendez)是八歲男孩,老卡的粉絲。






美國財政部:碧昂絲夫婦古巴行未違法 2014/8/22
中央廣播電
流行樂天后碧昂絲(Beyonce)和丈夫饒舌天王傑斯(Jay Z)去年前往古巴旅行引發是否違法的爭議,美國財政部21日表示,由於根據現行法規允許到古巴進行教育之旅,因此碧昂絲夫婦並未違反美國對古巴的禁運。
  碧昂絲夫婦去年4月到古巴首都哈瓦那旅遊4天,慶祝結婚5週年。這對夫妻在哈瓦那高檔餐廳消費,而傑斯則大抽古巴雪茄。
  這件事在當地引發轟動,但在美國則掀起是否違反禁運規定的爭議。
自古巴共產黨在1959年武裝奪權並強行國有化大批美國在古巴產業之後,美國一直對古巴實行嚴厲的經濟禁運。在制裁下,美國財政部網站規定,美國公民除非持有政府特許,否則不得前往古巴並在當地消費。
   部份美國議員當時批評碧昂絲夫婦到古巴旅遊的行為,指出古巴旅遊業完全是國有經營,因此,來自美國人的旅遊開銷直接為共產政權提供了資金。
  儘管美國禁止人民到古巴觀光,但每年仍然有數萬美國人利用所謂學術、宗教、採訪或文化交流等名義,進入古巴。
  美國財政部在調查後於21日表示,碧昂絲夫婦到古巴時曾訪問一所藝術學校與當地表演團體,因此屬於合法的教育交流。

相差80歲 古巴強人卡斯楚見超級小粉絲2014-8-28
聯合報 數位新聞中心 綜合報導
古巴前任國家領袖,強人卡斯楚自淡出政壇後,幾乎不問世事,也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只會偶爾提筆寫專欄或接見國外訪客。日前他難得破例敞開自家大門,歡迎一位年僅八歲的狂熱小粉絲來作客。
今年八歲的馬龍‧曼德茲(Marlon Mendez),家住古巴首都哈瓦納西方30公里的小鎮上。外表看來,他與其他的古巴小孩沒什麼不同。但他卻有一個很特別的偶像,就是古巴前國家領袖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
曼德茲是卡斯楚最忠實的粉絲之一。在他的房間牆壁上,貼著一張張有大有小,從年輕到現在的卡斯楚照片。曼德茲表示,父親和祖母也會幫著他把照片貼上牆。
除了收集一張又一張的照片外,曼德茲還擁有一套迷你軍裝,包含綠色的軍裝外套、軍靴、還有跟卡斯楚同款式的帽子。平時,曼德茲喜歡穿上這套軍裝,扮演自己最喜愛的偶像。
這一位忠實的小粉絲在8月12日,也就是卡斯楚88歲大壽的前一天登上古巴的電視。不久之後,曼德茲家就收到來自於卡斯楚的邀請函。
曼德茲表示自己當下非常激動興奮,母親也跟他一樣開心:「這就是我的夢想。當我看到他的時候,我媽媽身體也在發抖。然後她開始流淚,淚珠開始滑下。我的夢想就是能見菲德爾,他還給了我一個大擁抱。」
曼德茲不只與卡斯楚握到手、拍合照,還拿到卡斯楚親筆簽名的回憶錄《戰略勝利》,上面寫著「給我的好朋友馬龍曼德茲」。
同樣獲邀的曼德茲祖母則表示,以88歲高齡來說,卡斯楚的氣色看起來好極了。她說:「88歲就是88歲,不過會有很多88歲的人想要變得跟他一樣。在我們走進去時,司令官(卡斯楚)還起身,就像馬龍向他致敬般款待我們。我們希望菲德爾可以多陪伴我們一段時間。」


日前卡斯楚邀曼德茲來家作客,兩人合影留念。圖/udn tv提供


曼德茲還有一套與卡斯楚同款的迷你軍裝。圖/udn tv提供


曼德茲房間的牆上貼滿大大小小卡斯楚的照片。圖/udn tv提供
加拿大航班飛古巴   乘客作亂2014/8/28

(原標題)飛古巴班機乘客作亂 折返多倫多 中廣新聞網

2014-8-28

一架加拿大飛古巴的班機,因為兩個女乘客搗亂,折返多倫多,兩人被警察帶走。
多倫多警方在當地時間星期三晚上七點多接獲報案,兩個女乘客行為脫序,還說了一些讓其他旅客和機長都害怕的話,加拿大航管單位,通報北美防空司令部,兩架戰機升空護航,班機落地後,兩名女乘客被帶走,警方沒有進一步說明案情,只說還在調查。

程映虹:習近平訪問古巴的政治花絮2014-8-27

(後援會按:在「實存社會主義」破產之後,有關蘇聯時代的「新人」說、毛澤東式的「為人民服務」、格瓦拉式的「社會主義新人」,經常變成笑柄或苦澀之果,告誡人們強求「扭曲」人性之念,就是極權專制的溫床。程映紅博士的著作,也是這個類型書寫的一種表現,除《卡斯特羅傳:二十世紀最後的革命家》{1999}、Creating the “New Man” From Enlightenment Ideals to Socialist Realities{2009}兩本書籍,作者很多短文都不脫這個思維內涵,文中所提「事實」有時因為沒有說明來源,或來源可疑,以致引述是否屬實,以及是否脫離脈絡,應該查證。)

在古巴這樣的制度下,國家最高權力執掌者的產生和繼承完全在黑箱中運作,普通人只有聽熱鬧的份兒,根本沒有參與這個過程並作出自己選擇的權利。在這個意義上,儘管中國是古巴財大氣粗的施主,他們也不過是彼此彼此。
習近平7月份出訪拉美,最後一站是古巴。和其他拉美國家不一樣,中國領導人訪問古巴常常體現了一種政治懷舊。有卡斯特羅在,中共的一黨專制制度在國際上不但吾道不孤,而且更有一種安全感。古巴對於中共還有一個更微妙的意義:中共如果要宣傳自己改革開放得好,古巴在內部就可以拿來作為拒不改革造成民生凋敝的例子,而從堅持「社會主義」來說,又可以把古巴作為信念堅定的模範。總之是左右逢源,更不用說古巴是國際反美的先鋒,很多時候可以當出頭鳥。
「六四」:中古關係的轉折點
中古關係從冷戰時期的敵人變為後冷戰時期的盟友,其轉折點是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一個戲劇性的場面是六四槍響時,中國外長錢其琛正好到達拉美開始多國訪問,但有些國家,例如墨西哥,拒絕接待,只讓他過境,只有古巴張開雙臂熱烈歡迎。由於其他國家取消了錢的訪問,他在古巴待了四天,期間卡斯特羅不但設國宴款待,而且把他拉到自己辦公室密談。卡斯特羅當時已經意識到戈爾巴喬夫的蘇聯將要拋棄自己,所以抓住這個機會和中國恢復關係。
卡斯特羅的政治敏感獲得豐厚的報酬。自90年代開始,中國逐漸取代前蘇聯成了古巴最大的施主。例如,由於來自前蘇聯的能源供應被終止,中國製造的自行車和電飯鍋成了很多古巴家庭交通和煮飯的主要工具。不要說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卡斯特羅本人也受益匪淺。有一次他患病,正巧中國因為領導人去訪問,一下就簽了一張一百萬美元的支票供他的醫藥費。
但卡斯特羅在整個九十年代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始終抱有疑問,認為會把中國引向前蘇聯的道路。1993年江澤民第一次訪問古巴,待了19個小時,一多半時間花在向他解釋這個概念上。1995年他第一次訪華,對中共堅持「社會主義」的信念還有懷疑,對中方或是旁敲側擊或是直言相告。直到近些年,眼看中共沒有半點要放棄權力實行民主化的意思,他才放心了許多。但在國內政策上他仍然在幕後發揮影響,反對任何自由化的改革。
中國:古巴最大的施主
習近平這次訪問古巴,是第一次以第一把手的身份,而且他去了古巴最東部的聖地亞哥,這是中國歷屆領導人訪古沒有去過的。聖地亞哥是古巴第二大都市,也是卡斯特羅發動武裝起義的革命聖地,相當於中國的井岡山。勞爾卡斯特羅全程陪同,相互給足了面子。在聖地亞哥,習近平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參觀卡斯特羅1953年7月26日武裝起義的紀念館,可以說是他在加勒比海的紅色旅遊。
中方媒體對習近平的訪古報導中,毫不掩飾地突出了中方的施主地位和古巴人的感恩。《中國之聲》的記者在哈瓦那街頭採訪古巴人,有的說「感謝中國的幫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有的說「在中國的幫助下,自己的生活正在一步一步變得更好。」一個出租車司機說的更具體「我知道中國的習近平主席要來訪問古巴了!我們這裡的宇通公交車是中國的,吉利帝豪車是中國的,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東西都要感謝中國的幫助。」還有古巴人說通過中國的貸款,很多古巴家庭實現了家庭電器如冰箱和電視機的更新。
我2010年春天前往古巴做學術調查,深為中國在這個加勒比島國的存在驚訝。剛進旅館的房間打開中國的熊貓電視機,看到的竟然是溫家寶在人大會議上作報告,而且是全程轉播!這是中國中央台的頻道。我也聽說過中國出口到古巴的宇通客車的故事。一位在美國的古巴朋友告訴我,他有次回古巴,驚奇地發現哈瓦那有些街道的路面很平整,和多數坑坑窪窪多年沒有整修的街道完全不一樣。他瞭解下來是這是中方宇通客車公司的要求,因為如果路面不好,客車在合同期內跑不了多久就要維修甚至報廢,中國公司要負責。古巴人說中國人和過去的蘇聯人不一樣,蘇聯人不管,反正是國家的錢。
最近一些年來,儘管古巴吸收外資還主要限制在服務領域,但很多有生意眼光的中國公司很看好這個加勒比島國在後卡斯特羅時期巨大的發展潛力。哈瓦那附近已經有中方企業在幫助設計開發高爾夫和連帶的旅館和餐飲業了。但中國目前在古巴最大的項目是海上浮動平台採油,這將中國在拉美尋求能源合作的一個重要契機。
古巴的「團派」和「秘書幫」
習近平這次訪問古巴,也是在古巴最高權力移交的關鍵時刻。
去年2月,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出人意料地宣佈,他將在2018年第二任期屆滿後退休,第一次為卡斯特羅時代的終結提出明確日期。在這天舉行的古巴人民政權代表大會上,52歲的米格爾•迪亞斯•卡內爾(MiguelMarioDíaz-CanelBermúdez)正式擔任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兼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在外界看來,這一任命意味著卡內爾成為勞爾最熱門的接班人選。卡內爾在上任後不久就訪問了中國。 
蘇東劇變後,被菲德爾卡斯特羅相中的接班人有好幾個,都出身於「團派」和「秘書幫」。他們春風得意之時都比現在的卡內爾年輕得多,但後來都在政治上「出了問題」,有的人甚至被一擼到底。例如羅伯特羅拜那,原來是卡斯特羅的秘書,古巴共青團領導人,後來當過外交部長,被認為態度開明,思想開放,很多人希望他接班。但1999年在反右傾中,他被卡斯特羅廢黜,現在在哈瓦那自己開一個畫廊謀生,從不談政治。
接替羅拜那擔任外交部長的羅格(FelipePerezRogue)也曾經被認為是接班人。羅格曾經是菲德爾最寵愛的後生,擔任過他的大內秘書和總管,甚至負責菲德爾的起居和日程。他被選中擔任外交部長和政治局委員時和羅拜那差不多,只有33歲。在宣佈他取代羅拜那時,古巴黨報強調他「對菲德爾思想和觀點的理解很少有人能匹配」,從而暗示羅拜那對菲德爾有「不忠」之嫌。但到了2009年勞爾當政時,剛滿43歲的羅格突然被解除職務。
在古巴這樣的長老政治中,一個年輕人如果過早獲寵未必是幸事,尤其如果長老們長壽的話,他的「接班」會面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於是,往往受寵最晚的人才能成為最幸運的人。卡內爾就是這樣一個沒有過早地被提拔到最高層核心、一直在勞爾的托庇之下等待時機的政治後生。至少現在看來,他還算是一個權力角鬥中的幸運兒。
當年羅格下台後,一名匿名的古巴高層官員對外媒說:「古巴政治是一場球賽,但觀看者都是盲人。」它說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在古巴這樣的制度下,國家最高權力執掌者的產生和繼承完全在黑箱中運作,普通人只有聽熱鬧的份兒,根本沒有參與這個過程並作出自己選擇的權利。在這個意義上,儘管中國是古巴財大氣粗的施主,他們也不過是彼此彼此。
文章來源:《動向》雜誌2014年8月號

記者來鴻:古巴一大怪——手紙比鷓鴣還稀罕2014/8/27
BBC莎拉•雷斯福德 發自哈瓦那
更新時間 2014年8月2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03


蘇聯早就解體了,不過古巴仍然是社會主義的大本營:計劃經濟、商品供應奇缺。親朋好友海外代購,成了古巴人一個重要的商品來源。從莫斯科回哈瓦那,記者也要先上街掃貨……
一大瓶明黃色的清洗液,也許要算這一次我裝進皮箱中最奇怪的東西了。
清洗液擠在我給朋友捎帶的一雙網球鞋中間,旁邊還掖著給另一位朋友購買的一大堆嬰兒服。
我早就習慣了這一套。每次離開共產主義古巴--中央計劃經濟和空蕩蕩的商店,購物都是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
但是,上個星期我打包回哈瓦那之前,不由得多愣了一下,再琢磨了一會兒。這一次,我是在莫斯科出公差,辦完事要回家了。和往常一樣,我也盡最大可能帶回許多禮物、日用品。然而就在在不久之前,我去俄國的時候,同樣也會這樣帶著大包小裹。
1990年代初,我在俄國讀書。當時,俄國剛剛痛苦掙扎著走出長達70年的共產黨統治。商店裏空空蕩蕩,令人揪心。
那時,我和朋友每天都拎著空書包出門,在昏暗、散發著霉味兒的商店裏尋覓。我們習慣了,見什麼買什麼,而不是需要什麼買什麼,比如,醃西紅柿。運氣好的時候,能買到魚罐頭。
但是,這一次我看到的新莫斯科,購物中心比比皆是。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國際品牌、連鎖咖啡。我在莫斯科最要好的朋友娜塔莎現在大多在iPad上買東西,輕點幾下鍵盤即可。
當我向娜塔莎講述自己回古巴前出去搶購之時,我們也回憶起她第一次出國的經歷。那是蘇聯解體前一年,娜塔莎去英國。


蘇聯解體,援助生命線被切斷,古巴人生活受到嚴重衝擊
一天,我媽媽帶她去超市採購一星期的食品、日用品。娜塔莎笑著回憶道,「我記得奶酪的品種眼花繚亂,每樣東西至少都有10種選擇!
最開始,我特別激動,然後,我不由得哭了起來。」
我們站在離麥當勞和手機店不遠的地方聊天,娜塔莎承認,「從前什麼樣,我們都忘了。眼前的一切,我們感覺都是想當然的。」
娜塔莎童年時代,蘇聯的援助保證古巴經濟沒有覆沒。這個位於美國大門口的熱帶島國是莫斯科意識形態領域的親密盟友。但是,蘇聯解體之後的1990年代,援助生命線被切斷,古巴人的生活受到嚴重衝擊。
哈瓦那的一位朋友曾向我講述她一次生病住院的經歷。公交車沒有油,她只能飢腸轆轆地騎自行車去上班,途中昏了過去。
現在在古巴,只要你有錢,是不會餓肚子的。後蘇聯時代為求生存推出的一系列改革逐漸擴展。現在,人們可以自由經營小買賣,私營咖啡館、餐館越來越多。
農民不再需要把全部產品賣給國家,餐館老闆可以從產地直接購貨,繞開效率低下的國營分銷網絡。


哈瓦那出現許多私營餐館,主要為遊客服務
但是,儘管古巴離美國只有一箭之遙,華盛頓為了排擠共產主政府持續50年採取貿易封鎖,意味著古巴沒有任何美國投資:沒有星巴克,沒有可口可樂工廠。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是一件好事。但是,這些人恐怕也不會把在古巴購買基本日用品的經歷看作雅緻。
一度,我曾滿心樂觀地去離家不遠的大超市,現在我知道,我更有可能看到的是半空、或者只擺放著單一產品的貨架,比如廉價的西紅柿醬,或者成人尿不濕。
古巴只要付不起進口帳單,基本日用品立刻從貨架上消失。可能連續好幾個星期,買不到手紙或者盒裝牛奶。現在,就連古巴當地出產的咖啡—套用當地人一句話—也「蒸發」了。
但是,你要是喜歡這一口的話,商店裏有不少「鹽水鷓鴣」。我看到,這一大堆罐頭在貨架上已經擺了兩年多了。每罐25美元!
也許,主管計劃經濟的哪位官員下訂單時圈錯了地方?
「鹽水鷓鴣」在貨架上已擺兩年多了。每罐25美元!
放在鷓鴣暫且不談。出國,可能成為一次瘋狂購物行。人們什麼東西都想要,那些被稱為「騾子」的旅行者帶回各色商品在古巴出售。不過,政府已將開始打擊此類非法倒賣。
往小裏說,親戚、朋友從海外「代購」,已經成為許多古巴人的重要(商品)來源。
記得我告訴攝像師我要去俄國出差時,他笑著提議,你能否給我帶回一些汽車零部件?朋友開一輛「歷史悠久」的拉達。
除了1950年代美國生產的經典車之外,蘇聯產的拉達在古巴街頭最常見。
還好,我沒有向攝像師朋友打保票。原來,俄國真的變了。莫斯科平緩的大街上,到處可見巨大的四輪驅動和時尚的小轎車。整整一星期,僅僅「邂逅」一部拉達。
朋友娜塔莎在大街上看到的,給我發來一張照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