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古巴通訊(548) 解凍半年,美國人往古巴,半年增加36%,聖經將湧入一百萬冊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548期通訊,2015年5月28日。

2015年5月28日古巴通訊548

古巴部分教會全體基督徒只有1到2本《聖經》,因古巴政府將解除1969年
以來的禁令,美國聖經公會已送6萬本《聖經》至古巴,基督教組織「復興
之火」表示將運往26萬多本,目標是100萬本。(photo by Flodigrip's world
on flick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西窗小語)古巴是乞丐王子 2015/5/25
沈 實
   明尼蘇達州一位公共衛生系統地理學家華萊士接受記者訪問,談西非伊波拉病毒肆虐底因時,指出“伊波拉病毒的核心因緣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最新一輪資本帶動的圈地運動,驅使西非大舉伐林”,而“連同新自由主義計劃一起出台的(經濟)結構性調整,截斷了地區醫療基礎建設”。第一個因素(圈地伐林),是森林內的病毒給翻出來而讓人類接觸,第二個因素是醫療體系改變,西非窮國人民固然負擔不起醫療費用,而由自由市場利潤掛帥主導間接令伊波拉病毒危機失控,因為這是種“無利可圖的疾病”,吸引不到藥廠研究和生產藥物。
   只有地球上還未受新自由主義經濟影響,在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排名,在衛生與教育上,都位列高位的古巴窮國,反而是救援主力軍。
   旅遊聖經《孤星》介紹古巴,以“乞丐王子”來形容:一個穿上乞丐衣服的王子,明珠蒙塵。翻開它的歷史,早在哥倫布1492年發現並登上這島國之前,已有多個美洲部落民在此居住。“古巴”這名字在泰諾語的意思是“處處是沃土”;古巴名字來由的另一說,指哥倫布原是葡國人,葡萄牙的貝雅(Beja)區就有個鎮名古巴,哥倫布是以此葡國鎮來給他“發現”的島嶼命名的。古巴人指出,西班牙人登陸後,百年內所有加勒比海原住民泰諾(Taíno)人都被消滅光,主要是受歐洲人帶來的傳染病及勞役所殺。1529年,古巴島上的天花倖存者在第二波的傳染病麻疹來襲中,死了三分二人口。    (古巴二三事 · 十二)

(西窗小語)西英交換殖民地佛州換古巴2015年5月26日
(澳門日報)
   古巴自哥倫布登陸後成為西班牙殖民地,直到1898年西-美戰爭爆發。在美-西戰爭之前,十八世紀,英國新殖民主義者冒起,以英國和法國勢力為代表的新老殖民帝國在歐洲、北美洲、中美洲和西非海岸、印度與菲律賓爆發為時七年的殖民地爭奪戰。1762年英國曾派出五艘戰艦由樸茨茅斯出發,奪取古巴。西班牙和法國聯盟,抗擊英國,但不敵。

   英國佔領古巴後,馬上開放這地方同英國在北美及加勒比海的殖民地通商,由西非運入奴隷到蔗糖種植園工作,城市化步伐加快,哈瓦那很快就成為美洲第三大城市,本來它在美洲的貿易地位與發展都頗有前景,但英國佔領哈瓦那證實是短命之舉。原因倫敦糖商擔心古巴糖的大量供應,會使英國及其殖民地的糖價下跌,在他們的施壓下,佔領古巴不到一年的英國,被迫與西班牙談判交換殖民地,結果西班牙把佛羅里達讓予英國,以交換英國由古巴撤走。

   以佛羅里達來換古巴是否划算?據說此一安排,是法國向西班牙提的“棄卒保車”計謀,法國對西班牙的忠告是:你不用佛羅里達來安撫英國,下一步可能失去墨西哥和南美洲大陸許多土地!不過,英國許多人對這宗“交易”感到失望,他們認為佛羅里達根本就比不上古巴,英國在殖民地爭奪戰上的勝利,理應有更高的“回報”。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當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紛紛造反獨立之後,古巴仍然效忠西班牙,其經濟仍圍繞服務西班牙帝國。    (古巴二三事 · 十三)

二千古巴華人為獨立戰捐軀2015年05月27日
   (澳門日報)到1868年,古巴才有獨立運動冒起:一位蔗糖種植園主解放自己的奴隸,請他們和自己一起並肩作戰,爭取並宣佈古巴已獨立。他在理論上譴責奴隸制,但實際做法接受現實,呼籲種植園主若將奴隸交出來服軍役,這個奴隸就是自由人。這做法可說照顧了雙方利益,種植園主通過奴隸為他們打仗爭取古巴獨立,奴隸本身亦可通過參與獨立戰爭,取得人身自由。1875年古巴取消奴隸制,但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才徹底落實。
   1868年的起義延續長達十年,有二千古巴華人參與。當時的華人是由中國沿海地區輸入的契約勞工。現時哈瓦那有一個紀念碑,紀念在這場獨立運動中捐軀的華人。
   美國拒絕承認獨立運動的新古巴政府,儘管許多歐洲和拉美國家都承認它。1878年西班牙同獨立運動簽署和約結束戰爭,承諾給古巴更大的自治。一名流亡美國紐約的古巴人胡安 · 馬提成立了古巴革命黨,為爭取古巴脫離西班牙獨立而戰死,成為古巴民族英雄。
   西班牙派二十萬大軍掃蕩獨立運動游擊隊,又鎮壓平民,古巴的西班牙省長韋勒把平民趕進“設防城鎮”(被指是二十世紀集中營的“原型”),根據紅十字會和美國參議員普洛特(他同時任陸軍部長)的估計,大約有二十至四十萬古巴人在這些集中營鎮內餓死及病死。美國和歐洲都抗議西班牙的殘暴。西班牙的鎮壓波及美國僑民。
   美國派“緬因號”戰艦到哈瓦那,保護美國在古巴的利益,豈料戰艦在哈瓦那港口爆炸沉沒,四分三人員,二百六十六名士兵喪生。    (古巴二三事 · 十四)   

(西窗小語)西戰敗割讓波多黎各予美2015年5月28日
(澳門日報)
   美國輿情洶湧,指“緬因號”爆炸是西班牙所為,要求對西班牙採取行動。
   1898年4月,美國和西班牙彼此宣戰,美西古巴戰爭爆發。美國人對古巴有多重視?由一件事可看出來:數十年來,多任美國總統,包括布肯南、格蘭特和麥金萊,都曾試圖從西班牙手上買下古巴,但不成功。
   西—美戰爭以西班牙潰敗告終,美國艦隊不單摧毀了在古巴聖地亞哥的西班牙加勒比海艦隊,由香港開出的美艦隊更殲滅了西班牙駐菲律賓艦隊。年底,西班牙和美國簽署了“巴黎和約”,完全放棄古巴,並把波多黎各、關島割讓給美國,又以二千萬美元“出售”呂宋島(菲律賓)給美國。至此,西班牙已喪失所有拉丁美洲殖民地。
   1902年5月20日,古巴名義上正式獨立,但實際上成為美國的保護地。古巴新憲讓美國保留干預古巴事務權利,主導其財政和外交。關塔那摩海軍基地,亦是這個時候出租給美國的。美國在古巴實施民主體制,然而,脆弱的古巴共和國在政治和社會上愈來愈不穩定。1906年選舉發生爭議,獨立戰爭老兵武裝造反,挑戰首任總統帕爾馬(Tomás Estrada Palma),大敗勢單力弱的政府軍,美國於是出兵干預,佔領古巴,任命馬古恩為總督,為期三年。古巴歷史學者指馬古恩給古巴帶來了政治和社會腐敗。1908年古巴恢復自治,高美士當選總統,但美國繼續干預古巴事務。
   1924年,馬沙度(Gerardo Machado)當選總統,任內大力發展旅遊,美資酒店餐廳如雨後春筍建起,迎接絡繹不絕的美國遊客。旅遊業的興旺帶來了賭博和嫖娼活動,古巴成為美國人燈紅酒綠的銷金窩。
   (古巴二三事 · 十五)

歐巴馬現身古巴街頭酒吧小酌?2015年5月26日
蘋果日報  
美國和古巴解除數十年的敵對關係後,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竟親自前往古巴,還被人拍到在當地的小酒吧喝酒消遣?其實影片中的「歐巴馬」是由古巴一名行為藝術家羅德里格斯(Rene Francisco Rodriguez)假扮。

山寨「歐巴馬」上周四(21日)身穿畢挺西裝,在首都哈瓦那(Havana)一間酒吧小酌,結果引起一陣騷動,不少酒客還以為他是真的歐巴馬,紛紛高舉手機拍照。羅德里格斯聲稱,早就知道歐巴馬想來哈瓦那,因此假扮他「希望為他完成心願」,也想知道民眾的反應,並將之融入當地一個藝術展中。

美國與宿敵古巴的關係今年有了歷史性的破冰,雙方正尋求重建外交關係,白官更透露歐巴馬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親自出訪古巴。(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劉雲山會見古巴共產黨代表團2015-5-26   
  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劉東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26日在京會見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會副主席巴爾德斯率領的古巴共產黨代表團。
  劉雲山說,中古兩國是患難之交、信義之交、兄弟之交。中方堅定支援古巴黨和政府探索符合古巴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願同古方一道,深入落實習近平主席訪古時與勞爾主席達成的重要共識,鞏固發展傳統友誼,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劉雲山應詢介紹了黨的建設情況,指出執政黨建設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重視發展同古巴共產黨的友好關係,願加強全方位、多層次交流合作,深化治黨治國經驗互鑒,為中古友好注入新動力。
  巴爾德斯說,古中關係是全方位的戰略夥伴關係,兩黨高層密切交往和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為雙邊關係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對古中關係持續全面發展充滿信心。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聯部部長王家瑞參加會見。

觀光禁令未解 美國人已湧向古巴2015-5-27
【大紀元2015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儘管美國政府尚未開放民眾前往古巴觀光,但有人已經以各種方式前往該國觀光,趕在該國景點「美國化」之前好好享受一番。
據美聯社報導,自從美國與古巴總統宣布兩國關係解凍之後,前往古巴的美國遊客增加了36%。有些遊客經由墨西哥等第三國前往古巴,有些則隨意以美國政府核可的12個名義前往該國,而不在乎有沒有人會查證其真實性。
研究古巴旅遊法律問題的美國律師穆斯(Robert Muse)表示,關於古巴旅遊禁令,美國政府幾乎都沒有積極執行。
美聯社列舉了幾個前往古巴旅遊的個案,以下是其中3個:
1.「到古巴很容易」
28歲的紐約居民查提爾(Zach Chaltiel)與朋友前往古巴。他在申請文件上聲稱,此行的目的是「支援古巴人民」。美國政府核准的旅行類別有12種,這是其中一種,但似乎沒有人會去查證申請的真偽。
查提爾說,到古巴很容易,他只是想在古巴「美國化」之前來看看。
2.對孤立的國家感興趣
莎賓(Sabine)與安娜(Anna)結伴同遊古巴。她們因為有不同的目的,也缺乏正式的行程,似乎難以取得從美國直接前往古巴的許可,於是經由巴哈馬輾轉抵達該國。莎賓說:「我們對前往如此孤立的國家感興趣。」
3.以宗教活動的名義前往
戈登(Nicole Gordon)等人以宗教活動的名義取得前往古巴的許可。他們帶著尿布、阿斯匹靈等捐助物品成行。在這些物品捐完之後,他們還捐了一些現金。戈登說:「我們希望能提供一些幫助。」
戈登還表示,他們希望將此行的見聞告訴美國民眾。舉例來說,他們獲悉古巴沒有猶太教祭司,所以新人都依據民法結婚,等到有猶太教祭司前往該國時,才替新人們主持集體結婚儀式。


古巴將解禁聖經進口 教會望雲霓2015/5/28
莊瑞萌(台灣醒報)
古巴部分教會全體基督徒只有1到2本《聖經》,對於聖經需求相當大。(photo by Flodigrip's world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共產國家古巴禁止《聖經》進口與公開流通的50年禁令,終於走入歷史。古巴日前已開放《聖經》流通,來自美國等多間基督教團體也開始運送26萬本《聖經》到古巴,預期目標為100萬本。但由於經濟蕭條,大多數古巴民眾無法購買新的《聖經》。

美國基督教組織「復興之火」表示,自1969年起就禁止《聖經》流通的古巴政府,日前改變政策,開始推出一項流通實驗計畫,允許《聖經》能繼續流通,政府將視成效如何再決定是否繼續開放。目前除了美國聖經公會已送出6萬本《聖經》外,「復興之火」也將26萬多本《聖經》送往古巴,預估目標將完成100萬本

60年來都擔任古巴政府與當地教會溝通橋樑的古巴聖經委員會指出,希望《聖經》不只能提供給教會使用,也希望能發送至學校、監獄與圖書館。對此,古巴教會理事會會長狄皮古興奮地表示,「開放《聖經》流通是好的開始,我認為古巴基督徒信仰將開始經歷復興。」

復興之火創辦人陶德指出,由於古巴部分教會全體會友只有1到2本《聖經》,許多牧師甚至得向他人借《聖經》來查考內容,因此,目前已知有1200間古巴教會都對《聖經》有迫切需求。

現任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過去因曾負責古巴安全事務工作,對於迫害基督徒及政治異議人士毫不手軟。4年前,卡斯楚開始宣布中央政府放鬆經濟控制,但在其他領域包括宗教自由上仍未鬆懈,如今迫害個案時有所聞。

包括美國國務院在2014年7月發佈報告也指出,古巴對於民眾遷徙及到國外旅行已放寬限制,對此,宗教人士認為,除了讓神職人員能更自由活動,也應增加教會與國外互動的機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