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古巴通訊(394)古巴先鋒藝術作品在北京展出,附六幅 請觀賞。“在古巴,音樂就像河水一樣流淌。

「台灣古巴後援會籌備中」,第394期通訊,2012年9月27日。



2012927古巴通訊394


古巴藝術家雷恩‧羅古斯(Rene Rodriguez,1960-)九月十五日起在北京展覽先鋒作品

「古巴先鋒藝術」展(組圖)2012-09-25   

古巴哈瓦那:拉丁樂的起源地2012-09-26 

 「古巴先鋒藝術」展(組圖)2012-09-25
 

  
縱火犯3-布上油畫-30-×-42-cm-2012

雷恩‧弗朗西斯卡‧羅古斯 北京現場創作計劃
 時間︰2012.7.22      

作品揭幕酒會︰2012.9.15    
地點︰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
 
2010年9月由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策劃的「古巴先鋒藝術」展,讓加勒比海之畔的古巴優秀藝術家的數十件作品得以第一次來到中國觀眾的面前,讓我們驚喜地發現了精彩的古巴當代藝術,並為兩國的藝術交流上寫下重要篇章。兩年後的夏天,我們把參與當時展覽的古巴著名藝術家雷恩‧弗朗西斯卡‧羅古斯(Rene Francisco Rodriguez)再度邀請至北京,以一種全新的形式進行這次「Work in progress 北京現場創作計劃」。雷恩于1960年出生于古巴的奧爾金,畢業于古巴高等藝術研究院,並于2010年獲得古巴國家美術獎。





安特羅皮亞,牆面色粉,800X1228cm,2012-Entropi-a,-Crayon-on-wall

他的作品語言風格獨特,令人記憶猶新。今年7月雷恩再次來到中國,並在北京進行為期兩個月的「Work in progress 北京現場創作計劃」,作為中國與古巴當代藝術交流的後續項目,本次展覽能夠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巴文化藝術。與以往展覽有所不同,此次的現場創作計劃,雷恩的整個藝術創作過程也將作為本次展覽的一部分,與作品、文獻共同呈現在觀眾面前。兩個月的現場創作期間,雷恩將把他在中國的所見所感通過藝術作品傾情表達,也會對中國的繪畫材料及元素有所嘗試。創作計劃結束後,所有作品將于9月15日在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揭幕,屆時我們還將邀請到古巴著名搖滾歌手——被稱為「古巴的崔健」的Kelvis現場熱情演出,值得期待!
 



雷恩•弗朗西斯卡•羅古斯;烏托邦工廠;布面油畫;138-x-118-cm;2010
 



再會;布面油畫;200-x-220-cm;2009_-Farewell_-Oil-on-canvas
 



縱火犯1-布上油畫-30-×-42-cm--2012
 



縱火犯2-布上油畫-30-×-42-cm-2012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content/2012-09/25/content_1167348.htm

古巴哈瓦那:拉丁樂的起源地
北京新浪網 (2012-09-26)
  
1998年格萊美最佳拉丁音樂獎獲得者Ry Cooder曾說:“在古巴,音樂就像河水一樣流淌。”他還說,音樂就像掘寶,妳要不停地挖啊挖,才能找到寶藏。因為隔世良久,在他們挖掘到的古巴音樂中,有一種很土的東西,類似那些接近原生態的民歌,有時候聽上去很傷感,但它不是爵士樂那種充滿孤獨的傷感,而是有點情節劇式的,旋律簡單又輾轉反側,牽著妳的靈魂游走。頌樂的迷人之處就在於這裡。
  我已經記不起第一次聽到古巴頌樂是在什麼時間,衹是記得當時自己完全痴迷進去,仿佛看到一個干瘦的古巴老頭抿著癟嘴唇,就著裊裊的Son音樂,搖擺著胯部,投入地吟唱:hay,la havana; hay,lahavana……總能找到最准確的節奏點,精確而優雅﹔總能最恰如其分地把唱詞請出來,似乎要表達的是一個人對於生命的態度,和物質無關。
  同樣的音樂,每個人都會聽出不同的感受。古巴頌樂於我,一開始便有一種莫名的感触將我攝取,深陷其中,欲罷不能。那是一種流放民族自由奔放之下的隱隱鄉愁?還是封閉島國剛毅不阿之下的絲絲無奈?還是草根階層不拘小節之余的自我解嘲?那種沒華麗配樂的,真實的,如雪茄煙一般濃烈的,如朗姆酒一樣微醉的動情動心的滋味……曲到高潮,雖然身體還沒有動但內心深處已經心潮澎湃,聞聲起舞……

大提琴是在後期加入到頌樂演奏中的樂器

  La Havana

  在哈瓦那,從小酒館到大酒店酒吧,從街頭小巷到廣場中心,音樂在這裡大行其道。

  古巴是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藝人們的創作很少會考慮商業的因素。隨意的他們是真正地為藝術而藝術。他們把心中甜美的天籟之音原原本本地表現出來。帶給人享受的同時,也享受自我心靈的釋放。

  來到哈瓦那老城的第一個上午,就在街上碰到了一支表演隊伍,前面跳著歡快的Salsa,後面彈著吉他演唱,另有兩名長號手吹奏跟隨。在每個演奏者的臉上,就如同鳥兒在充滿陽光的早上放聲歌唱那樣,自我享受著、陶醉著。每當看到我的鏡頭對准她們時,對方總是即刻報以迷人的微笑,那笑容就是人與人之交流的最好語言。之前我那顆沉浸在歷史里的心,瞬間就被帶進了歡樂的海洋。

哈瓦那街頭的頌樂藝人。從街頭小巷到廣場酒吧,頌樂無處不在
  
通常,在酒吧、餐廳有固定的駐唱的樂隊,其中由一個主唱沙鈴(maracas),外加特瑞斯(tres)、蓬客鼓(bongos)、貝司三個樂手,是常見的樂隊組合。他們的演唱以Salsa 開場,也是遊客最喜歡的。如果妳喜歡,可以買下樂隊自己的CD, 當然也可以隨意請樂隊唱妳喜歡的歌。那天下午我在Havana club一連聽了四五首,衹因歌手獨特的嗓音和酷似《修女也瘋狂》里的烏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的外形。歌手用西班牙語淺唱低吟娓娓道來,樂隊的演繹並無誇張,真實而淡然。


  “Herido de sombras por tu ausencia estoysolo la penumbra me
  acompana hoy
  perdido tu amor no podre disfrutarde felicidad
  Sin destino fijo como el humo voysurcando el espacio buscandote estoy
  tal vez no te encuentre quizas te perdipara siempre amor

  沒有妳的生活就像破碎的陰影,衹有黎明的晨曦陪伴我,
  妳的愛消散了,我再也感覺不到幸福,
  我像輕煙一樣漫無目的,四處游蕩,尋找著妳。
  也許我再也找不到妳,我的愛人,也許我永遠地失去妳
  我記得妳的眼睛,妳的撫摩,我不能逃出記憶,我忍受著,渴望著昨天,
  我忘不了妳”

  在小酒館里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在教堂廣場上坐一坐是一種清醒後的沉靜,周圍寫滿歷史,一段台階,一個角落,看教堂頂透出的燈光,感受時光流逝,光影幻變。手中的酒,一杯,兩杯??迷醉在Lahabana 的時光里是一件必然的事。
在街頭搖擺

  記得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音樂紀錄片《樂滿哈瓦那》,一直對裡面的畫面記憶猶新:一群老頭子,帶來了讓人最愉悅的感觀享受,古巴的天空看起來那么透亮,隱隱的到處都帶著搖擺的節奏。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他們全體最終有機會來到紐約,準備在卡耐基音樂廳表演,他們對“美國”這個地方陌生而惊奇,兩個加起來超過150 歲的老頭對著櫥窗里的瑪麗蓮﹒夢露等的人偶指指點點,“這個是誰啊?”

街頭頌樂藝人。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頌樂是一種永恆的延續

  《樂滿哈瓦那》用音樂展示了古巴人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體現出來的熱情和幽默。時隔多年,當我走在哈瓦那的街頭,影片中的音樂場景還是原汁原味保存著,展現給每一個初次到訪的人。

  音樂人Ry Cooder在同名紀錄片中開宗明義地說道:“頌樂,不是留在博物館的聲音”。的確,音樂是古巴人的生活,也是生命。頌樂仍攪動著古巴人的每日生活,並衍生出多樣的拉丁音樂風貌。妳不需要知道那些音樂名詞及它們的特色,衹要身處古巴,就能輕易感受到頌樂就是古巴人的生活。不經意間在街頭巷尾碰見音樂舞會是常有的事。

  古巴平民收入很低,平均月工資才20 美元,但這毫不妨礙他們用自己的音樂愛好創造或尋找樂趣。也許是音樂給他們的力量,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從來沒有在其他地方看到這種情況。哈瓦那是世界上最窮的城市之一,但是在那裡的日子,我從來沒有遇到過找我要錢的人。

  因為融合了拉美眾多地區的音樂元素,頌樂可歡快可沉靜,也非常合适在靜靜的廣場或是並不喧鬧的小酒吧里聆聽。我在哈瓦那老城區閒逛時,就被途經的一家賓館里傳出了薩克斯悠揚的樂曲聲吸引,駐足良久,不願離去,想著第二天一定再來。結果轉天忘記方位,找尋時浪費了很多時間,但終究還是被我找到,再次聽見那熟悉的 Y tu, tu, tu, contestando, Quizas, quizas, quizas……

  如果能讓時光倒流,或許,或許,或許……這段《花樣年華》中用過的古巴音樂,讓我佇立很久。上了年紀的酒店大堂,現代的樂器,呢喃的唱腔,久遠的記憶……這一切來回在腦海中交織穿行。音樂真是種格外奇妙的東西,激情高呼不見得就是快樂,俯首低吟不見得就是悲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與體諒,語言與文化的差異又有何礙。臨走,花了10CUC 買了一張這個樂隊自製的CD,真誠地道了一聲“Gr aci as !”(謝謝!)

  出來,信步來到哈瓦那的老城區,幾乎每個路口,每家餐館飯店都能飄出歌聲,衹是有一家很特殊,沒有聊天喧嘩聲,大家衹是坐著靜靜地聆聽。旁邊大姐熱心給我把歌名寫在紙上,BRUCAMANIGUA。 回來網上查出得知這是古巴著名歌手依伯拉海姆﹒費熱(Ibrahim Ferrer)演唱的歌曲。講述了一個黑奴逃離苦難生活,逃向 MANIGUA(大山)的故事:

 “我來自Carabali 海岸(尼日利亞),一個非洲的國度,我不能活在
  沒有解放的日子里
  現實已經結束了,我曾受到那么多殘酷的對待,我快瘋了
  敵視我的世界杯,要把我抓回去,無論如何困難,我必須力爭自由
  現在我是多么地疲倦!幾乎不想說話
  大山啊,告訴我通向自由的道路,請幫我下定決心// STEP BY STEP,
  我要得到我的自由
  剛果!我滿懷幸福!Bruca Manigua Ae yaeooo……
  我自由了,自由地行走在世界上”
  這就是古巴的頌樂,從心裡流淌出來的聲音,苦難的歷史並沒有壓抑人們的樂觀和勇敢。Bruca Manigua Aeyaeooo……這聲音讓妳想飛。
  回到家,當熟悉的聲音再次從音箱里飄出時,依然能聽出那當中触動心靈的滋味,那種如雪茄煙一般濃烈,如朗姆酒一樣醇厚動人──海明威把自己最後的歲月留在哈瓦那有著最充分的理由,質樸的鼓聲仿佛帶來了加勒比海的熱風,閉上眼,仿如身在哈瓦那的街頭,盡情投入地搖擺……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Yo soy un hombre sincero, de donde crece la palma
  (I am an honest man, from where the palmtree grows)
  Yo soy un hombre sincero, de donde crece la palma
  (I am an honest man, from where the palm treegrows )
  Y antes de morir yo quiero cantar misversos del alma
  (And before dying I want to sing the versesfrom my soul)
  我住在陽光下沙灘, 每天和棕櫚樹作伴,
  有一首動聽的歌謠, 在我們平民間流傳
  在棕櫚翠嫩的樹葉,我寫下自由的詩篇,
  讓它像勇敢的小鳥, 在家鄉海島上飛旋。
  有患難共同來分擔,友愛是我們的信念,
  我們愛家鄉的清泉, 遠勝那異國的海灣。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926/7942793.html




0 意見:

張貼留言